蜀旱昔流行,皇恩念凋瘵
饥寒乏冬酒,烹剥仰春菜。
二麦傥复失,一饱竟安在。
当春苦旱乾,甘泽未沾沛。
奔走山川灵,翻覆云雨改。
连宵建瓴水,万亩轻花穗。
如渴饮得泉,如病药得瘥。
高原沃清润,热蒸蒙濯洒。
只今麦陇收,可以日月待。
喜气挂珠玉,词源拥涛濑。
自怜忧国愿,窘似生体疥。
得此霢霂益,遂入清凉界。
容我早归田,怀章东望拜。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凋瘵:形容人民困苦、疾病。冬酒:冬天的酒。
烹剥:烹煮野菜。
傥复:倘若再。
甘泽:甘甜的雨水。
奔走:求助。
连宵:连续几夜。
建瓴水:倾泻的水流。
轻花穗:形容雨量充足。
霢霂:小雨。
清凉界:比喻舒适、宁静的境地。
怀章:怀念朝廷或皇帝的恩典。
翻译
昔日蜀地旱情严重,皇上忧虑民生疾苦。百姓忍饥挨饿,冬天无酒可煮,只能靠春天的野菜度日。
如果麦子再次歉收,生活温饱何处寻?
春季干旱严重,期盼甘霖普降。
求助于山川神灵,祈盼天气转变。
连续几夜倾泻大雨,田间作物得以滋润。
这如同久渴之人饮水,病患服药后痊愈。
高原土地得到滋润,炎热中仿佛沐浴了清凉。
如今麦田丰收有望,等待的日子有了希望。
喜悦之情如明珠挂胸,灵感如江河滔滔。
我自感忧虑国家,处境困顿如生皮肤病。
这场及时雨让我受益,进入了一片清凉世界。
让我早日回归田园,面向东方表达感激之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所作的《连宵得雨应祷》。诗中描述了蜀地昔日遭受旱灾,人民生活困苦,皇恩眷顾民生疾苦。诗人祈求春雨降临,以解农田干涸之急,表达了对丰收的期待和对皇恩的感激之情。
"蜀旱昔流行,皇恩念凋瘵",开篇点出背景,蜀地旱情严重,皇上的关怀如同春风般温暖。接着写到百姓生活艰难,"饥寒乏冬酒,烹剥仰春菜",揭示了生活的艰辛。
"二麦傥复失,一饱竟安在",忧虑如果麦子歉收,人们的生活将无以为继。诗人期盼春雨能带来生机,"当春苦旱乾,甘泽未沾沛",表达对雨水的渴望。
"奔走山川灵,翻覆云雨改",通过自然景象暗示祈祷的力量,期待天公降雨。"连宵建瓴水,万亩轻花穗",描绘了雨后庄稼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人欣喜若狂。
"如渴饮得泉,如病药得瘥",比喻雨的降临如同久旱逢甘霖,给人以疗愈。"高原沃清润,热蒸蒙濯洒",描绘雨后的清新与滋润。
"只今麦陇收,可以日月待",预示着丰收在望,诗人满怀喜悦。"喜气挂珠玉,词源拥涛濑",以生动的意象赞美雨后的情感高涨。
最后,诗人感慨自身忧虑国事的心愿,"自怜忧国愿,窘似生体疥",而这场雨使他感到舒畅,"得此霢霂益,遂入清凉界",表达了对雨后宁静生活的向往。
"容我早归田,怀章东望拜",诗人希望尽快回归田园,以感恩的心情向东拜谢上苍。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和对天降甘霖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