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旌一幅粉书名,行路知君亦涕零
出处:《河中使君修撰陆公挽辞三首 其三》
宋 · 王安石
前旌一幅粉书名,行路知君亦涕零。
遂失词人空甫里,谩留悲鹤老华亭。
主张寿禄无三甲,收拾文章有六丁。
归处仙龛终不远,新坟东见海山青。
遂失词人空甫里,谩留悲鹤老华亭。
主张寿禄无三甲,收拾文章有六丁。
归处仙龛终不远,新坟东见海山青。
注释
前旌:前行的旗帜。粉书名:用粉色书写的名字。
涕零:流泪。
词人:诗人。
空甫里:空旷之地,可能指诗人逝去后的地方。
悲鹤:象征悲伤的鹤。
寿禄:长寿和福禄。
三甲:泛指高官或显赫地位。
六丁:古代神话中的六个神灵,这里比喻文章的力量。
仙龛:仙人洞穴,隐居之处。
新坟:新建的坟墓。
海山青:形容景色优美,暗示诗人的归宿宁静。
翻译
前行的旗帜上写着你的名字,行走中我感知你也在流泪。从此失去词人的空旷之地,只留下悲伤的鹤在华亭老去。
你主张长寿和福禄并非轻易可得,文章却能集结六丁之力。
你的归宿在仙人洞穴不会遥远,新坟东望,只见海山青翠。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深切哀思的挽诗,通过对逝者生前情操和才华的追忆,展现了作者对其挚友的深沉哀悼。开篇便以“前旌一幅粉书名”描绘出陆公遗容之美,接而言“行路知君亦涕零”,则是说路人皆知陆公之贤,故闻其去世,不禁泪落。这两句既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也反映了逝者生前声望之高。
接着,“遂失词人空甫里”一句,以失去为悲,词人指陆公,其“空甫里”则喻其才华和文章如同珍贵的酒,无人再能品尝。下句“谩留悲鹤老华亭”,则是说即使有悲鹤在华亭啼叫,也无法挽留逝者的英魂。
中间两句,“主张寿禄无三甲,收拾文章有六丁”表现了陆公一生未得封侯,却留下丰富的文学遗产。其中“三甲”指古代官职中的高级别,而“六丁”则是文章的美称,反映出作者对逝者政治理想与文学成就的赞赏。
结尾两句,“归处仙龛终不远,新坟东见海山青”,则是表达了对逝者的安葬之愿和对其永恒精神的缅怀。其中“归处”指陆公归于自然或归于大地,“仙龛”喻墓地,而“新坟东见海山青”则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寄托着作者对逝者永恒不朽的美好祝愿。
总体而言,这首挽诗以沉郁顿挫的笔触和深情厚谊的情感,展现了王安石作为朋友、同僚乃至文学继承者的复杂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