鸊鹈飞处重相忆,拟和樊川五字诗
出处:《答倪元镇》
明 · 守仁
禅榻清谈屡有期,茶烟想见鬓丝垂。
春风水榭停兰桨,夜雨山房写竹枝。
甲煎沈香都入梦,新蒲细柳总堪悲。
鸊鹈飞处重相忆,拟和樊川五字诗。
春风水榭停兰桨,夜雨山房写竹枝。
甲煎沈香都入梦,新蒲细柳总堪悲。
鸊鹈飞处重相忆,拟和樊川五字诗。
拼音版原文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王阳明(守仁)与倪元镇之间的问答之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自然、生活的感悟。
首联“禅榻清谈屡有期,茶烟想见鬓丝垂”,描绘了两位诗人约定在禅榻上进行清谈的场景,想象中他们共饮茶时,鬓发已垂的景象,流露出岁月流转、友情长存的感慨。
颔联“春风水榭停兰桨,夜雨山房写竹枝”,转而描写春日水榭中停泊的兰桨,夜晚山房里竹枝的描绘,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心境的宁静。
颈联“甲煎沈香都入梦,新蒲细柳总堪悲”,进一步深化情感,将甲煎、沈香等香料融入梦境,象征着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同时,新蒲细柳的生长与凋零,寓含着生命的无常和哀愁。
尾联“鸊鹈飞处重相忆,拟和樊川五字诗”,以鸊鹈鸟飞翔的场景唤起回忆,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并有意模仿唐代诗人杜牧(樊川)的风格,创作五言绝句,展现诗人高超的艺术追求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沉表达,展现了诗人之间超越时空的友谊,以及对生活、自然和时间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