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梁鸯食,风月何时归
出处:《次韵晁元忠西归十首 其一》
宋 · 黄庭坚
我田失耕耘,岁暮拾枯萁。
枯萁不可食,日晏抱长饥。
猛虎依山林,眼有百步威。
一从梁鸯食,风月何时归。
枯萁不可食,日晏抱长饥。
猛虎依山林,眼有百步威。
一从梁鸯食,风月何时归。
注释
我田:我的田地。失耕耘:无人耕种。
岁暮:年终时。
拾枯萁:捡拾枯枝柴。
枯萁:枯枝。
不可食:无法充饥。
食:吞噬食物。
日晏:傍晚。
抱长饥:忍受饥饿。
猛虎:凶猛的老虎。
依山林:藏于山林。
眼有百步威:目光中透出百步之外的威慑。
梁鸯:梁鸯(可能指代某种掠食者)。
风月:美好的时光。
何时归:何时能再回归。
翻译
我的田地无人耕种,年终时只能捡拾枯枝柴。枯枝无法充饥,每天傍晚我只能忍受饥饿。
凶猛的老虎藏于山林,目光中透出百步之外的威慑。
自从被梁鸯吞噬食物后,美好的时光何时能再回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次韵晁元忠西归十首(其一)》中的片段。诗中描述了主人公因田地荒废,到了年末只能拾取枯萎的柴草度日,生活困苦,连基本的粮食都难以获取,只能忍饥挨饿。诗人以“猛虎依山林”作比喻,暗示自己如同被困的猛虎,虽然有威势,但因为生活的艰难,无法享受风月之乐,表达了对回归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现实困境的无奈。整体上,这首诗反映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以及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