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分明难理会,须索入沉吟全文

分明难理会,须索入沉吟

出处:《逍遥吟 其四
宋 · 邵雍
何事感人深,求之无处寻。
两仪长在手,万化不关心。
石里时藏玉,砂中屡得金。
分明难理会,须索入沉吟

注释

何事:什么事。
感人深:深深打动人心。
求之:寻找。
无处:没有地方。
寻:寻找。
两仪:阴阳之道。
长在手:始终握在手中。
万化:万物的变化。
不关心:毫不关心。
石里:石头里。
时藏玉:有时隐藏着玉石。
砂中:沙子里。
屡得金:常常发现金子。
分明:明明。
难:难以。
理会:理解。
须索:必须。
沉吟:深入思考。

翻译

什么事能深深打动人心,却无法找到它的源头。
阴阳之道始终握在手中,万物的变化我毫不关心。
玉石有时隐藏在石头里,金子常常在沙砾中被发现。
道理明明难以理解,只能深入思考才能体会。

鉴赏

这首诗《逍遥吟(其四)》是宋代哲学家邵雍所作,以寓言的方式探讨了自然界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首句“何事感人深,求之无处寻”设问引人深思,表达了一种难以言表的情感或道理,让人深深感动却难以追寻其根源。接下来的“两仪长在手,万化不关心”可能指的是太极图中的阴阳二仪,诗人似乎在说,尽管掌握了宇宙的象征,但对万物的变化并不执着。

“石里时藏玉,砂中屡得金”这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暗示在看似平常的事物中隐藏着珍贵的东西,提醒人们在生活中要善于发现和珍惜。最后,“分明难理会,须索入沉吟”表达了对这种深刻道理的领悟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深入思考和反复回味。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丰富,富含哲理,引导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智慧,通过沉思来理解人生与自然的深层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