惬怀虽已多,惕虑未能整
出处:《石淙 其九》
唐 · 孟郊
昔浮南渡飙,今攀朔山景。
物色多瘦削,吟笑还孤永。
日月冻有棱,雪霜空无影。
玉喷不生冰,瑶涡旋成井。
潜角时耸光,隐鳞乍漂囧。
再吟获新胜,返步失前省。
惬怀虽已多,惕虑未能整。
颓阳落何处,升魄衔疏岭。
物色多瘦削,吟笑还孤永。
日月冻有棱,雪霜空无影。
玉喷不生冰,瑶涡旋成井。
潜角时耸光,隐鳞乍漂囧。
再吟获新胜,返步失前省。
惬怀虽已多,惕虑未能整。
颓阳落何处,升魄衔疏岭。
注释
昔:过去。浮:漂泊。
南渡:向南的渡口。
飙:疾风。
攀:攀登。
朔山:北方的山。
物色:景色。
瘦削:清瘦。
孤永:孤独长久。
冻有棱:像冰晶一样有棱角。
玉喷:玉液喷洒。
冰:结冰。
瑶涡:玉质的漩涡。
井:深井。
潜角:隐藏的兽角。
耸光:闪烁光芒。
隐鳞:隐藏的鱼鳞。
漂囧:忽现忽隐。
新胜:新的美妙。
前省:之前的景象。
惬怀:满足的心情。
惕虑:忧虑。
颓阳:落日。
升魄:升起的月魄。
疏岭:稀疏的山岭。
翻译
昔日漂泊南渡,今日攀登北山之景。所见景色清瘦,吟诗谈笑孤独漫长。
日月如冰晶般锐利,雪霜却无踪影可见。
玉液喷洒不结冰,瑶池漩涡化作深井。
隐藏的兽角偶尔闪烁光芒,鱼鳞忽现又消失在视野。
再次吟咏,感受新的美妙,回头却忘了之前的景象。
虽然心中满足,忧虑之情仍未平息。
夕阳沉落在何方,月魄升起,挂在稀疏山岭之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自然山川中的体验和感受。昔日渡过波涛汹涌的南河,今日攀登陡峭的朔方之山,眼前所见皆是枯瘦削立的物象,诗人吟咏笑语间却感到了一种超然孤独永恒的情怀。日月被严寒冻得有棱角,雪霜覆盖,天地之间仿佛失去了影踪。玉清泉水不生冰冷,瑶池涡旋中水流成井,显示了自然界的奇妙与纯净。潜藏的山角时而露出光芒,隐秘的鳞片间或漂泊无定。诗人再次吟咏,感到一种新的胜利,但回头看去,却发现自己迷失了前进的方向。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深邃,以及他对于世间万象变化无常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精神家园和生命意义的探求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