鸥明野水孤帆影,鹘没长天远树青
出处:《三月一日自松陵过华亭》
元末明初 · 倪瓒
竹西莺语太丁宁,斜日山光澹翠屏。
春与繁花俱欲谢,愁如中酒不能醒。
鸥明野水孤帆影,鹘没长天远树青。
舟楫何堪久留滞,更穷幽赏过华亭。
春与繁花俱欲谢,愁如中酒不能醒。
鸥明野水孤帆影,鹘没长天远树青。
舟楫何堪久留滞,更穷幽赏过华亭。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倪瓒的《三月一日自松陵过华亭》描绘了春天即将消逝时的景色和诗人心中的愁绪。首句“竹西莺语太丁宁”,以莺鸟在竹林西边的婉转鸣叫,反衬出诗人内心的不宁静。次句“斜日山光澹翠屏”,通过夕阳映照下的山色,如同淡雅的屏风,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
第三句“春与繁花俱欲谢”,进一步表达了对春光将逝的惋惜,春花凋零预示着时光的流转。第四句“愁如中酒不能醒”,以酒醉比喻愁绪深重,难以摆脱,形象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
第五、六句“鸥明野水孤帆影,鹘没长天远树青”转向自然景象,鸥鸟在水面清晰可见,孤帆在远方投下影子,而鹘鸟消失在蓝天与远树之间,画面宁静而寂寥,增添了诗人的孤独感。
最后一句“舟楫何堪久留滞,更穷幽赏过华亭”,诗人感慨舟行之慢,无法长久停留欣赏这美景,暗示了对人生短暂和旅途奔波的无奈,以及对华亭幽深景致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