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口抚婴爱入骨,笑语彷佛闻昭阳
出处:《钱舜举清晖堂所写戏婴图为临淮顾谦赋》
明 · 程敏政
海榴花开白日长,绣屏十二云锦张。
沉沉午漏下初刻,搔头不整慵来妆。
一姬南面金缕裳,两姬夹侍相颉颃。
颀然围坐看儿戏,斑管雕弧堆象床。
三姬鼎足如雁行,玉阶随步鸣双珰。
以口抚婴爱入骨,笑语彷佛闻昭阳。
一姬下坐收锦裆,洗儿自与浇兰汤。
娟娟秀若化生子,银盆水煖芙蓉香。
一姬转盻殊未央,拭巾在手明吴霜。
小鬟两两意閒适,纨扇不动薰风凉。
苕溪画史推钱郎,柔思独步丹青场。
摩挲旧本岂易得,流传远自清晖堂。
才人不说顾长康,鉴赏欲博千金强。
《螽斯》、《麟趾》尚可作,为君击节歌周王。
沉沉午漏下初刻,搔头不整慵来妆。
一姬南面金缕裳,两姬夹侍相颉颃。
颀然围坐看儿戏,斑管雕弧堆象床。
三姬鼎足如雁行,玉阶随步鸣双珰。
以口抚婴爱入骨,笑语彷佛闻昭阳。
一姬下坐收锦裆,洗儿自与浇兰汤。
娟娟秀若化生子,银盆水煖芙蓉香。
一姬转盻殊未央,拭巾在手明吴霜。
小鬟两两意閒适,纨扇不动薰风凉。
苕溪画史推钱郎,柔思独步丹青场。
摩挲旧本岂易得,流传远自清晖堂。
才人不说顾长康,鉴赏欲博千金强。
《螽斯》、《麟趾》尚可作,为君击节歌周王。
拼音版原文
《
鉴赏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家庭画面,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钱舜举在清晖堂所绘戏婴图的场景。诗中,夏日阳光透过海榴花,显得格外漫长,绣屏上云锦繁复,如同十二重天的绮丽画卷。午时钟声悠长,主人公慵懒地整理头发,未精心打扮。
画面中的三位女子各具特色:一位身着华丽的金缕裳,居高临下,两位侍女左右相伴,姿态各异。她们围着嬉戏的孩子,或专注观看,或手持乐器,或照料婴儿,充满温馨和欢乐。孩子的笑声仿佛穿越时空,直达昭阳宫。
诗人提及一位女子下座收捡衣物,细心照顾孩子,清洗的动作如同莲花出水,香气四溢。另一位女子则凝视画面,擦拭的手巾映照出吴地的霜色,显得宁静而娴雅。周围的丫鬟们悠闲自在,纨扇轻摇,夏日微风带来清凉。
诗人将钱舜举比作苕溪画史钱郎,赞美他的绘画技艺独步丹青,而这些画作并非轻易得见,它们源自清晖堂,流传久远。诗人感慨,即使才子如顾长康也无法与之相比,他渴望能以千金之价换取更多的鉴赏机会。最后,诗人借用《螽斯》和《麟趾》等典故,表达对周王般贤明君主的赞美,为这幅画作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