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土地覆却饭篮,才识和尚一面全文

土地覆却饭篮,才识和尚一面

明 · 张萱
土地覆却饭篮,才识和尚一面
若许七日来寻,鬼窟捉鬼难骗。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萱所作的《长寿庵写经示众十五举(其九)》中的一节。通过这节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对修行过程的独到见解。

“土地覆却饭篮”,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修行者在追求精神生活时,物质生活的简单与朴素。土地覆盖着饭篮,意味着修行者不为物质所累,心无旁骛地追求内心的平静与真理。这里体现了佛教中“舍离”和“放下”的思想,即去除对物质的执着,以达到心灵的纯净与自由。

“才识和尚一面”,则表达了初遇佛法时的震撼与觉醒。初次接触佛法,就像是遇到了一位智慧的导师,引领着修行者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精神世界。这一句强调了佛法对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性,以及初次接触佛法时的深刻印象。

“若许七日来寻”,这里使用了“七日”这一数字,可能象征着修行过程中的耐心与坚持。在佛教中,“七”常被看作是一个完整周期的象征,意味着经过一段时间的修行与努力,人们可以逐渐接近真理,实现自我超越。

“鬼窟捉鬼难骗”,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修行过程中的挑战比作“捉鬼”。在鬼窟中捉鬼,意味着在复杂的内心世界中寻找并克服各种烦恼与障碍。这里的“鬼”可以理解为内心的欲望、恐惧或错误观念,而“捉鬼难骗”则强调了修行过程中需要诚实面对自己,勇于克服内心的障碍,才能真正实现心灵的成长与净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佛教修行的真谛:在物质与精神的双重世界中,通过舍弃外在的束缚,深入内心,克服内心的障碍,最终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