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光曾得近郎星,柳絮俄成海上萍
出处:《呈平章梁公》
元 · 曹伯启
萤光曾得近郎星,柳絮俄成海上萍。
筦库三年头欲白,庙堂千仞眼终青。
区区刀笔犹南土,望望簪缨尽北庭。
偶向邮亭瞻使节,斐章端欲诉飘零。
筦库三年头欲白,庙堂千仞眼终青。
区区刀笔犹南土,望望簪缨尽北庭。
偶向邮亭瞻使节,斐章端欲诉飘零。
鉴赏
这首诗以萤火虫和柳絮为喻,表达了诗人曹伯启对仕途变迁的感慨。首句“萤光曾得近郎星”暗示自己曾有幸接近权贵,犹如萤火之于星辰,但随后“柳絮俄成海上萍”又描绘出自己如同随风飘荡的柳絮,命运无常,漂泊不定。诗人通过“筦库三年头欲白”表达在低微职位上度过的艰辛岁月,时间流逝,头发渐白。
“庙堂千仞眼终青”则寓意尽管身处高位遥不可及,但诗人仍保持对朝廷的忠诚与期望,眼睛虽不能亲见庙堂,但心志不改。接下来,“区区刀笔犹南土”表明自己仍然在偏远之地从事文书工作,而“望望簪缨尽北庭”则表达了对朝中显贵的羡慕,他们或许已在北方朝廷任职。
最后两句“偶向邮亭瞻使节,斐章端欲诉飘零”描绘诗人偶尔在邮亭中看到使者,心中涌起想要倾诉自己漂泊生涯的愿望,斐然的文章仿佛能表达他的无奈与落寞。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和对仕途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