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犹记驯治化,盗贼能全白鹤居
出处:《寄刘实斋侍郎》
宋 · 刘克庄
狂胡昔犯高安郡,井邑皆经蹀血馀。
儿童犹记驯治化,盗贼能全白鹤居。
子政子骏皆博学,公是公非各著书。
侍郎鼎贵殿诸老,刘氏愈蕃而大欤。
儿童犹记驯治化,盗贼能全白鹤居。
子政子骏皆博学,公是公非各著书。
侍郎鼎贵殿诸老,刘氏愈蕃而大欤。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狂胡:狂妄的敌人。昔:从前。
犯:侵犯。
高安郡:古代地名。
井邑:城镇。
蹀血:血战。
儿童:小孩子。
犹记:仍然记得。
驯治化:教化和驯服。
盗贼:强盗。
白鹤居:比喻和平的居所。
子政:人名,可能指有学问的人。
子骏:人名,可能也指博学者。
博学:广泛学识。
公是公非:公正的是非观。
著书:写书。
侍郎:古代官职,地位较高。
鼎贵:极高的尊贵。
殿:宫殿。
诸老:众多的长者。
刘氏:姓氏。
愈蕃:更加繁盛。
大:强大。
翻译
昔日狂妄之人侵犯过高安郡,那里的城乡都曾饱受战火摧残。孩子们还记得被教化的日子,盗贼们也能在和平环境中居住。
子政和子骏都是博学的人,他们在是非问题上都有自己的见解并著书立说。
您作为侍郎地位显赫,比殿中的其他长者更尊贵,刘氏家族是否更加繁荣昌盛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乱之后社会秩序恢复的景象。开篇“狂胡昔犯高安郡,井邑皆经蹀血馀”两句,通过对过去胡人入侵、高安郡遭受践踏、血腥战乱的回忆,强调了当时的混乱与残酷。然而,“儿童犹记驯治化,盗贼能全白鹤居”则展示了一种和平与秩序得到恢复的情景,孩子们还记得那些教化人心的美好时光,而连盗贼也能保全那象征纯洁的白鹤,这表明社会已经逐渐走向文明。
“子政子骏皆博学,公是公非各著书”进一步描绘了一副知识分子的勤勉与治学之景。诗人提到子孙们都非常有学问,他们的父亲或祖父也都各自著述,这不仅反映了家族文化的传承,更体现了时代对知识的尊重和追求。
最后,“侍郎鼎贵殿诸老,刘氏愈蕃而大欤”则是诗人对刘实斋侍郎及其家族的赞誉。这里的“侍郎鼎贵”,可能指的是刘实斋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尊荣,而“刘氏愈蕃而大欤”则表达了对于刘氏家族繁盛昌盛、子孙满堂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战乱与现今秩序恢复的对比,以及对知识分子治学和家族繁荣的赞颂,展现了一种对和平社会的向往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