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气晚来寒,惊风乱新绿
出处:《春晚风雨甚暴衡门独立望微水有作》
宋 · 张嵲
中原殊未平,避地甘羁束。
著意问樵渔,尚恐惊麋鹿。
出门亦何事,望望清江曲。
雨气晚来寒,惊风乱新绿。
著意问樵渔,尚恐惊麋鹿。
出门亦何事,望望清江曲。
雨气晚来寒,惊风乱新绿。
拼音版原文
翻译
中原地区的战乱还未平息,我为了躲避战乱宁愿忍受束缚。我特意去询问樵夫渔夫,生怕我的行为会惊扰到麋鹿。
出门在外又能做些什么呢,只能遥望那清澈的江湾。
傍晚的雨带来了丝丝寒意,狂风又吹乱了新生的绿叶。
注释
中原:指中国中部地区,这里指的是战乱频繁的地方。避地:逃避战乱,离开家乡。
羁束:束缚,限制,这里指被迫的流离失所。
麋鹿:一种大型鹿类,象征着自然和和平。
清江曲:清澈的江湾,形容环境的宁静。
雨气:带有雨水气息的空气。
惊风:突然刮起的大风。
新绿:新生的绿色植物,象征生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风雨之后的景象,诗人站在桥上,独自凝视着波光粼粼的小河。全诗充满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厚情感。
“中原殊未平”一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不安与期待的情绪,尽管战争尚未结束,但诗人心中已有和平之愿。
“避地甘羁束”则表现了诗人寻找安宁之所的心境。"著意问樵渔,尚恐惊麋鹿"这两句,透露出诗人的细腻情感,他不仅关注着周遭的环境,还担心自己的声音会不会惊扰到林间的动物,这种对自然生灵的尊重和爱护,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
“出门亦何事,望望清江曲”则是诗人的实际行动,他走出家门,只是为了欣赏那蜿蜒曲折的河流。这里的"望望"二字,生动地描绘出了诗人凝视水景的神态。
“雨气晚来寒,惊风乱新绿”这两句,捕捉了春日风雨过后的景象,雨后空气清冷,偶有强风吹过,撩乱着树木刚长出的嫩绿叶片。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波动和对未来的某种期待。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和平与安宁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对周遭世界的观察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