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腻古洞寒,雪浸芳洲茁
出处:《匾山》
明 · 王跂
洪波搜石根,土尽石倾压。
虎豹攀狰狞,瓮盎踏圆滑。
云腻古洞寒,雪浸芳洲茁。
不知滩渚宽,妄议波涛狭。
尚注湘江三,犹吞云梦八。
羁客缆舟暮,居人收市腊。
不辞乡国遥,直感年华匝。
村雨众鸡鸣,汀烟一鸿发。
虎豹攀狰狞,瓮盎踏圆滑。
云腻古洞寒,雪浸芳洲茁。
不知滩渚宽,妄议波涛狭。
尚注湘江三,犹吞云梦八。
羁客缆舟暮,居人收市腊。
不辞乡国遥,直感年华匝。
村雨众鸡鸣,汀烟一鸿发。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跂的《匾山》描绘了一幅山水之间的壮丽景象和深沉感受。首句“洪波搜石根”以宏大波涛冲击山石为起笔,展现出自然力的雄浑。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土尽石倾压”、“虎豹攀狰狞”、“瓮盎踏圆滑”,形象地描绘了山势险峻、石质奇特,以及动物在其中的活动,富有动态感。
“云腻古洞寒,雪浸芳洲茁”则转向了山中的洞穴与水边植物,通过“腻”和“茁”两个字,传达出洞穴的幽深和生机盎然的气息。诗人借景抒怀,感叹“不知滩渚宽,妄议波涛狭”,寓言人生未知的广阔与世事难测。
后半部分,“尚注湘江三,犹吞云梦八”进一步强调了山川的气势,湘江与云梦泽的水量之大,象征着生命的源泉和时间的流转。“羁客缆舟暮,居人收市腊”描绘了旅人傍晚归航和村民年终岁末的场景,流露出淡淡的思乡之情。
最后两句“村雨众鸡鸣,汀烟一鸿发”,以乡村清晨的雨声和孤雁展翅的形象,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和岁月流逝的感慨。整体上,这首诗以山水为载体,寓言人生哲理,情感深沉而富有画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