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起客眠处,月残僧定中
出处:《将归涂口宿郁林寺道玄上人院二首 其二》
唐 · 许浑
春寻采药翁,归路宿禅宫。
云起客眠处,月残僧定中。
藤花深洞水,槲叶满山风。
清境不能住,朝朝惭远公。
云起客眠处,月残僧定中。
藤花深洞水,槲叶满山风。
清境不能住,朝朝惭远公。
注释
春:春天。寻:寻找。
采药翁:采药的老人。
归路:返回的路。
宿:过夜。
禅宫:禅寺。
云起:云雾升起。
客眠处:旅客休息的地方。
月残:月光微弱。
僧定中:僧人打坐冥想。
藤花:藤蔓上的花朵。
深洞水:深洞中的流水。
槲叶:槲树的叶子。
满山风:遍布山间的风。
清境:清静的环境。
不能住:无法停留。
朝朝:每天早晨。
惭:感到惭愧。
远公:远公,指东晋时期的高僧慧远。
翻译
春天我寻找采药的老人,夜晚借宿在禅寺中。云雾缭绕的地方是我歇息之处,月光微弱时僧人正在打坐修行。
藤花盛开在幽深的洞穴边,山风中满是槲树的叶子。
面对这清静的环境我无法停留,每天早晨都感到愧对远离尘世的远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春日寻药归途,临时决定在一座禅宫中过夜的情景。诗的语言简洁自然,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
"春寻采药翁,归路宿禅宫"两句开篇即设定了季节和场景,诗人在春天寻找草药的老翁,因为日暮而临时决定留宿于一座禅宫中。这里展现了诗人的自然随遇之感。
接下来的"云起客眠处,月残僧定中"描绘了夜晚的宁静景象。云朵在旅人休息的地方缓缓升起,而明亮的月光洒在寺院里沉浸于禅定的僧侣之上,这两句诗勾勒出一种超脱尘世、安详自得的氛围。
"藤花深洞水,槲叶满山风"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藤花在幽深的洞中与清澈的流水相伴,而槲叶随着山间的风而飘散,这种生动的画面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美好景象的感受,也反映了他们内心世界的宁静和平衡。
最后两句"清境不能住,朝朝惭远公"表达了诗人虽然对这片清净之地怀有留恋,但终究无法长久停留。每天早晨醒来,都会感到对远方家乡的思念和愧疚。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情感寄托,也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归属与旅行之间矛盾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是一首结合了自然观察、情感表达以及哲理思考于一体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