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一览亭前山月明,志功堂下大江横全文

一览亭前山月明,志功堂下大江横

宋 · 杨万里
周郎昨赞元戎幕,夜眺秦川登剑阁。
函关不用一丸泥,谈笑生风扫河洛。
君王尺一唤渠回,贮之凤阁与鸾台。
不赞元戎赞丞相,笔补造化裨盐梅。
龙媒志在横八极,天闲玉鞯羁不得。
又挥白羽岸纶巾,却去武昌寻赤壁。
一览亭前山月明,志功堂下大江横
前称公瑾后元吉,君家世有千人英。
公瑾小乔在何许,元吉小蛮花解语。
看君一箭落胡星,如皋一笑倾人城。
金印如斗带万钉,何人为作燕然铭。

拼音版原文

zhōulángzuózànyuánróngtiàoqínchuāndēngjiàn

hánguānyòngwántánxiàoshēngfēngsǎoluò

jūnwángchǐhuànhuízhùzhīfèngluántái

zànyuánróngzànchéngxiāngzàohuàyánméi

lóngméizhìzàihéngtiānxiánjiān

yòuhuībáiànlúnjīnquèchāngxúnchì

lǎntíngqiánshānyuèmíngzhìgōngtángxiàjiānghéng

qiánchēnggōngjǐnhòuyuánjūnjiāshìyǒuqiānrényīng

gōngjǐnxiǎoqiáozàiyuánxiǎománhuājiě

kànjūnjiànluòxīnggāoxiàoqīngrénchéng

jīnyìndòudàiwàndīngrénwèizuòyànránmíng

注释

元戎:元帅。
函关:古代关隘,此处指函谷关。
尺一:皇帝的诏书。
凤阁:皇宫中的重要官署。
盐梅:比喻辅佐者,如盐梅调和五味。
龙媒:骏马,此处比喻杰出人才。
天闲:形容马的闲逸,此处指宫廷生活。
白羽:白羽扇,古代文士所持。
武昌:今湖北武汉,三国时期赤壁之战地。
赤壁:著名的古战场。
如皋:地名,此处可能比喻某人的影响力。
金印:象征权力的金质印章。
燕然:燕然山,东汉窦宪北伐获胜后刻石记功之地。

翻译

周郎曾赞扬过元帅的军帐,夜晚眺望秦川,登上剑门关。
函谷关无需一粒泥封,谈笑间扫清河洛之地。
君王以一封诏书召回他,让他回到凤凰阁和鸾台任职。
不再赞美元帅,而是称赞丞相,他的笔如同补天造物,犹如盐梅调和。
他志向远大,胸怀天下,但被束缚在宫廷,不能驰骋疆场。
再次挥舞白羽扇,离开武昌,寻找赤壁之战的遗迹。
在一览亭前,明月照耀山川,志功堂下,长江横流。
他先前被称为公瑾,后来被誉为元吉,家族世代英才辈出。
公瑾与小乔身在何处?元吉的小蛮儿能解人意。
看他一箭射落敌星,如皋一笑倾倒众人。
他佩戴着金印,重如斗,上面镶嵌万颗钉,谁来为他的功绩刻下燕然铭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寄题周元吉湖北漕司志功堂》。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历史人物的引用,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周元吉的赞美之情以及自己胸怀壮志、欲与时俱进的豪情。

首句“周郎昨赞元戎幕”直接点出了诗中的人物周公瑾及其曾祖父周瑜(即历史上的周郎)的英勇形象,表明了对其家族英雄气概的认同和尊崇。紧接着,“夜眺秦川登剑阁”则描绘出一种超脱世俗、凛然一跃之感,显示了作者不仅对历史人物的景仰,更有追随先贤、志存高远的情怀。

“函关不用一丸泥,谈笑生风扫河洛”这一联中,“函关”指的是古代函谷关,这里借用来比喻周公瑾的英明决策,不需要任何阻碍就能轻松解决问题。与之相对的“谈笑生风扫河洛”则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希望友人在官场上也能够像历史上的名将一样,以谈笑风生的态度,轻易扫除障碍。

接下来的“君王尺一唤渠回,贮之凤阁与鸾台”表明了对高贵身份和尊贵地位的仰望。诗人希望友人能够像传说中的仙界一样,被君王召回,并且居住在美丽非凡的地方。

“不赞元戎赞丞相,笔补造化裨盐梅”这一句中,“不赞元戎赞丞相”表达了诗人对周公瑾的赞赏超过历史上的名将,而“笔补造化裨盐梅”则展示了作者本身的文学才华和创作能力。

随后,“龙媒志在横八极,天闲玉鞍羁不得”中的“龙媒”是古代传说中能够通灵感应的物件,这里用来比喻周公瑾的才能得以施展,而“天闲玉鞍羁不得”则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希望友人能够在政治舞台上大显身手,但暂时还未能如愿。

接着,“又挥白羽岸纶巾,却去武昌寻赤壁”一句中,“白羽”指的是船只的帆,而“纶巾”则是古代官员戴在头上的帽子,这里象征着诗人对友人的期望,即希望他能够再次取得像周瑜当年在赤壁之战那样的辉煌成就。

最后,“一览亭前山月明,志功堂下大江横”和“前称公瑾后元吉,君家世有千人英”两句则回到了对友人的赞美。诗中描述了周公瑾的居所志功堂前,一片宁静之景,同时强调了周家的英才辈出。

整首诗通过多个层面展示了作者对于友人周元吉家族的高度评价,以及自己对于才能施展和壮志凌云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