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如有情,徘徊恋终曲
朝蔼承明望,夕送宜春目。
双阙递瑶光,连山隐平陆。
因风高下起,入牖联翩续。
琴奏俪幽兰,歌声杳黄竹。
迷陇饥兔奔,点树宫鸦宿。
已便高士卧,颇映幽人读。
阳春如有情,徘徊恋终曲。
鉴赏
这首《白雪吟》由明代诗人区大相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日雪景的壮美与静谧,以及其对人心灵的触动。
首句“凝华转寒姿”,以“凝华”形容雪花的凝聚与形态,暗示冬日的寒冷与静寂。接着“芳菲已盈瞩”,虽是冬日,但诗人眼中却满是生机与希望,展现出一种超脱于季节限制的乐观态度。
“朝蔼承明望,夕送宜春目。”朝霞映照在雪地上,仿佛迎接光明;夕阳则为雪景添上一抹温暖的色彩,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这两句巧妙地将时间与自然景象相连,营造出一种时光流转、万物更迭的意境。
“双阙递瑶光,连山隐平陆。”双阙象征着权力与秩序,瑶光则代表了纯洁与高贵,两者交织在一起,既展现了冬日雪景的庄严,也寓意着社会的和谐与美好。而“连山隐平陆”则描绘了远处山峦与平原在雪覆盖下的朦胧之美,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因风高下起,入牖联翩续。”随着风的吹拂,雪花飘落,不仅落在地面,也进入室内,与人相伴。这不仅是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诗人情感的寄托,表达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琴奏俪幽兰,歌声杳黄竹。”幽兰与黄竹作为古代文人喜爱的植物,象征着高洁与坚韧。在这里,它们被赋予了音乐的元素,琴声与歌声交织,营造出一种雅致而深沉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迷陇饥兔奔,点树宫鸦宿。”饥兔在雪地中奔跑,宫鸦栖息于树梢,这些生动的场景描绘了冬日的宁静与生机,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循环与适应。
“已便高士卧,颇映幽人读。”高士与幽人分别代表了隐逸与学问,他们在这雪景中或休息、或读书,体现了对自然与知识的追求与享受。
最后,“阳春如有情,徘徊恋终曲。”阳春象征着温暖与生机,诗人想象着春日的来临,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同时也流露出对当前冬日美景的不舍与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冬日雪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的融合,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