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万法等成坏,金丹差可恃全文

万法等成坏,金丹差可恃

宋 · 苏轼
郑君故多方,元翁所亲指。
奇文二百篇,了未出生死。
素书在黄石,岂敢辞跪履。
万法等成坏,金丹差可恃

注释

郑君:指代某位有才华的人。
元翁:可能是一位尊长或导师。
亲指:亲自指导或指定。
奇文:罕见或独特的文章。
未出生死:生死之事未曾详细描述。
生:生命。
死:死亡。
素书:白色的书卷,可能象征着珍贵的知识。
黄石:可能是一个地点或者隐喻,暗示知识的隐藏之处。
跪履:跪拜以示尊重的行为。
万法:万事万物的方法或法则。
等:同样。
成坏:成败。
金丹:道教术语,指修炼得来的神秘物质。
差可恃:勉强可以依靠。

翻译

郑君原本多才多艺,这是元翁亲自指点的。
他拥有奇特的二百篇文章,生死之事却未曾提及。
那本白色的书卷藏在黄石中,我怎敢推辞去履行敬意。
世间万物皆有成有败,唯有金丹或许可以依赖。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朋友郑君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古籍《山海经》的赞美。全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透露出诗人广博的学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郑君故多方”两句,表明郑君不仅才华横溢,而且被元翁所赏识,元翁可能是当时的文学大家或者有影响力的人物。"奇文二百篇"指的是《山海经》中的神话故事和地理描述,这里被誉为“奇文”,显示了诗人对这部古籍的高度评价。

"素书在黄石"一句,意指这些奇文珍贵如同黄金一般,珍藏于石刻之中。"岂敢辞跪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文化遗产的尊重和珍视,不敢有丝毫怠慢。

最后两句“万法等成坏,金丹差可恃”则是对道家修炼思想的一种比喻,意味着世间万物皆有成败,但只有像《山海经》这般的文化瑰宝才堪称为珍贵和可靠的精神寄托。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苏轼的文学功底,也反映出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尊崇。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