荼蘼结架三百间,为君醉倒骄旁观
出处:《次李公谨美人行见寄》
宋 · 洪咨夔
梨花深寂杨花闲,雨鸠晴鸠两关关。
越王楼下春事繁,有美一人心独丹。
欲往从之厚我颜,无绣段兮为君欢。
子规夜嘷斗阑干,江草碧色江波漫。
芙蓉城头芳露乾,有美一人拥朝寒。
欲往从之髀肉酸,无桂棹兮扬君澜。
牛头拨云寻懒残,牛背落日人空还。
短筇尚点湘妃斑,好春未必天能悭。
东风到处如家山,白发相对毋永叹。
荼蘼结架三百间,为君醉倒骄旁观。
越王楼下春事繁,有美一人心独丹。
欲往从之厚我颜,无绣段兮为君欢。
子规夜嘷斗阑干,江草碧色江波漫。
芙蓉城头芳露乾,有美一人拥朝寒。
欲往从之髀肉酸,无桂棹兮扬君澜。
牛头拨云寻懒残,牛背落日人空还。
短筇尚点湘妃斑,好春未必天能悭。
东风到处如家山,白发相对毋永叹。
荼蘼结架三百间,为君醉倒骄旁观。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梨花:白色的梨花。杨花:柳絮。
越王楼:古代建筑名。
繁:热闹。
心独丹:内心情感炽热。
绣段:精美的丝织品。
子规:杜鹃鸟。
阑干:栏杆。
芙蓉城:虚构或诗意的地方。
拥朝寒:承受早晨的寒意。
髀肉酸:行走疲倦,大腿肌肉酸痛。
桂棹:桂木做的船桨。
澜:波浪。
懒残:懒散的人或隐士。
空还:独自归来。
短筇:短竹杖。
湘妃斑:传说中湘妃竹上的泪痕。
东风:春风。
家山:家乡。
白发:指年老。
毋:不要。
荼蘼结架:荼蘼花开满架。
三百间:形容数量多。
醉倒:喝醉。
骄旁观:旁人嘲笑。
翻译
梨花静静地开放,杨花悠闲地飘荡,雨鸠和晴鸠交替鸣叫。在越王楼下的春天热闹非凡,唯有一人心中情感热烈如丹。
我想追随你,只为博你一笑,但没有华丽的衣裳为你解忧。
杜鹃鸟夜晚啼叫,声声敲击着栏杆,江边草色青翠,江水浩渺。
芙蓉城头露水已干,只有我在清晨承受寒冷,想跟随你却步履艰难。
没有桂木桨,无法扬起你的波澜,我只能在牛背上寻找懒残的身影,独自归去。
手持短杖,还能看到湘妃竹上的斑点,美好的春光并非天公吝啬。
春风如故,我们相对白发,不必长叹岁月无情。
三百间的荼蘼架,我为你醉倒,任旁人嘲笑。
春风无处不在,让我们共饮,别让时光流逝,徒留叹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春景图,以梨花、杨花和雨鸠的鸣叫声为背景,展现了越王楼下的繁华与春意盎然。诗人笔下的美人独自美丽而内心坚定,她渴望与心上人共度春光,但又因行动不便或路途遥远而感到犹豫。子规的啼声和江景的凄清增添了情感的深度,美人虽有赴约之意,却只能在想象中追随,甚至产生了疲惫感。
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无绣段”、“无桂棹”、“牛头拨云”等,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距离的无奈。结尾处,诗人借东风、荼蘼和春光,传递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感慨,鼓励对方不必过于忧郁,因为美好的春天总会如期而至。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细腻,通过美人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情趣的敏感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