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门犹未掩,伫立望夫君
出处:《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
唐 · 孟浩然
出谷未停午,到家日已曛。
回瞻下山路,但见牛羊群。
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
衡门犹未掩,伫立望夫君。
回瞻下山路,但见牛羊群。
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
衡门犹未掩,伫立望夫君。
注释
谷:山谷。午:中午。
家:家。
曛:傍晚、黄昏。
下山路:下山的小路。
牛羊群:成群的牛羊。
樵子:砍柴的人。
暗相失:互相看不见。
草虫:昆虫。
寒:寒冷。
不闻:听不见。
衡门:简陋的门。
犹未掩:还开着。
伫立:站立等待。
望夫君:期待丈夫。
翻译
从山谷出来还未到中午,回到家时太阳已经西沉。回头看向来时的下山小路,只见一群群牛羊。
砍柴人彼此看不见,寒意中听不到虫鸣。
简陋的门还没关上,我独自站立等待丈夫归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平和宁静的田园生活图景。开篇“出谷未停午,到家日已曛”表明时间的流逝,从外出归来已是黄昏时分。诗人通过这种自然的过渡,展现了从外界回到家庭的平凡而温馨的过程。
紧接着,“回瞻下山路,但见牛羊群”展示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感受。在归途中,他所看到的是那些在山路上悠闲行走的牛羊,传达出一种宁静与和谐之美。这里不仅描绘景象,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静。
“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则进一步深化这种宁静感。樵夫(采集柴火的人)在暮色中难以辨认,这既是对光线变化的写实,也象征着人类活动的结束和自然界的安静。同时,草间小虫因寒冷而沉默,不再有夏日里跳跃欢鸣的声音,使得整体氛围更加寂静。
最后,“衡门犹未掩,伫立望夫君”则显露出诗人内心的期待和对亲人的思念。衡门即家门,这里的“犹未掩”意味着家门还没有关闭,暗示着家中的灯火仍旧温暖。诗人伫立在门前,等待着远行的亲人归来,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首诗增添了一份深沉的情感色彩。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平淡生活的珍视,以及内心深处的温馨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