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春色应已迟,满树黄鹂初啭时
一笑还寻浮玉叟,山半飞云似招手。
月明上船萦宿酒,倒摘沈星疑犯斗。
夜深归梦彻东吴,觉来落月穿疏牖。
山僧流连强终日,黄昏归鸟凌风疾。
玉骨萧森病枕馀,一语才交复相失。
先生高节如古人,薄宦淹回行路尘。
海城寄食不自给,暂喜持杯同探春。
春风花草来踆踆,微红淡绿意旋新。
相从白发情未压,底事促别声悲辛。
淮陵欲到嗟无因,想见蔓草萦龙鳞。
浦光亭南拍堤水,冉冉落日低孤坟。
到时春色应已迟,满树黄鹂初啭时。
凭将一曲原头泪,为洒南坟松树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的《唐公兄惠顾海上既行辄有诗奉送》。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唐公相聚、离别的场景,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忆昨扁舟下京口”,回忆起与友人相聚的时光,乘着小舟从京城出发,一路风浪起伏。接着,“六月江头浪如吼”描绘了江面波涛汹涌的景象,暗示了离别前的紧张与不舍。“一笑还寻浮玉叟,山半飞云似招手”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欢聚一堂的喜悦,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月明上船萦宿酒,倒摘沈星疑犯斗”描述了夜晚诗人与友人在船上饮酒畅谈的情景,月光映照在江面上,仿佛星辰落入水中,诗人醉意朦胧,仿佛触碰到了天空中的星星。“夜深归梦彻东吴,觉来落月穿疏牖”则写出了诗人梦回故乡的场景,醒来时只见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室内。
“山僧流连强终日,黄昏归鸟凌风疾”描绘了与友人相聚的最后一天,山僧陪伴诗人度过了整个白天,直到黄昏,归巢的鸟儿在疾风中飞翔,预示着离别的时刻即将到来。“玉骨萧森病枕馀,一语才交复相失”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不舍与无奈。
“先生高节如古人,薄宦淹回行路尘”赞美了友人的高尚品德,即使在官场中遭遇挫折,仍能保持清高。“海城寄食不自给,暂喜持杯同探春”描述了友人在外漂泊的生活,但偶尔相聚时也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春风花草来踆踆,微红淡绿意旋新”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与友人相聚的美好时光仿佛让一切都焕然一新。
“相从白发情未压,底事促别声悲辛”表达了诗人与友人虽年岁渐长,但友情并未减退,反而更加深厚,然而相聚的时间却如此短暂,离别的悲伤难以言表。“淮陵欲到嗟无因,想见蔓草萦龙鳞”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想象着友人所在之地,心中充满了遗憾和期待。“浦光亭南拍堤水,冉冉落日低孤坟”描绘了友人离去后,诗人独自站在浦光亭边,望着夕阳下的孤坟,心中充满了哀伤。
“到时春色应已迟,满树黄鹂初啭时”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担忧,担心友人到达的地方春色已逝,而“凭将一曲原头泪,为洒南坟松树枝”则是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寄托,希望友人能够听到自己心中的泪水,洒在友人的墓前,表达对友人的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