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来固成理,乖合非人谋
出处:《咏怀三十四首》
明 · 王廷陈
甘辞背德义,尽言招罪尤。
效忠主未谅,施恩谁见酬。
直道鲜所合,险路焉可由。
民生媚其朋,玉石各有俦。
舍此但安坐,芳时忽我遒。
去来固成理,乖合非人谋。
灰心置计较,遗弃亲与雠。
去适无穷野,超世离殷忧。
效忠主未谅,施恩谁见酬。
直道鲜所合,险路焉可由。
民生媚其朋,玉石各有俦。
舍此但安坐,芳时忽我遒。
去来固成理,乖合非人谋。
灰心置计较,遗弃亲与雠。
去适无穷野,超世离殷忧。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廷陈的《咏怀三十四首》中的第十六首,名为“咏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思考和对道德、忠诚、友情等主题的探讨。
首句“甘辞背德义”,诗人以自嘲的口吻,指出自己愿意说出违背道德和正义的话,暗示了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妥协。接着,“尽言招罪尤”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行为带来的后果,即招致罪责和谴责。
“效忠主未谅,施恩谁见酬”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忠诚和善行得不到理解或回报的感慨,流露出对社会公正性的质疑和失望。
“直道鲜所合,险路焉可由”则揭示了正直之路的艰难和危险,暗含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接下来,“民生媚其朋,玉石各有俦”两句,通过对比,批评了人们为了利益而趋炎附势的行为,同时也对不同品质的人给予了区分。
“舍此但安坐,芳时忽我遒”表达了诗人面对时光流逝、机会易逝的焦虑和无奈。“去来固成理,乖合非人谋”则体现了对命运的接受和对人事无常的理解。
最后,“灰心置计较,遗弃亲与雠”表现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看透,决定放弃计较,远离亲人和仇敌,寻求心灵的解脱。“去适无穷野,超世离殷忧”表达了诗人向往自由、摆脱烦恼的愿望,追求精神上的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