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碑残能识唐朝石,疏在常存金鉴篇全文

碑残能识唐朝石,疏在常存金鉴篇

出处:《过曲江张公墓
明 · 梁维栋
一抔传道曲江墓,舆论同瞻大洞天。
银烛高从云外出,玉炉端向冢中悬。
碑残能识唐朝石,疏在常存金鉴篇
惆怅代殊风度远,月明华表鹤蹁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古代文人张公墓地的追思与缅怀之情。首联“一抔传道曲江墓,舆论同瞻大洞天”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墓地的庄严与人们对先贤的敬仰。接着,“银烛高从云外出,玉炉端向冢中悬”两句,通过想象中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仿佛烛光与炉火都超越了尘世,直达冥界,寄托了诗人对逝者的怀念与哀思。

“碑残能识唐朝石,疏在常存金鉴篇”则表达了对张公留下的文化遗产的珍视与传承,即使碑文残破,仍能辨识其为唐朝之物;而他的智慧与教诲,如同金鉴一般,永远留存于后人心中。最后,“惆怅代殊风度远,月明华表鹤蹁跹”两句,抒发了对时代变迁、风流人物渐行渐远的感慨,以及在月光下,华表上的仙鹤翩翩起舞,象征着逝者虽已离去,但其精神与影响依然在世间流传。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墓地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逝者精神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与怀念,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文化传承的深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