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樵舍砖炉见,未许邦君画閤然
出处:《次韵毛君烧松花六绝 其五》
宋 · 苏辙
枯萼鳞皴不复坚,重重正似半开莲。
曾经樵舍砖炉见,未许邦君画閤然。
曾经樵舍砖炉见,未许邦君画閤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枯萎松枝的独特之美,以“次韵毛君烧松花六绝(其五)”为题,出自宋代诗人苏辙之手。诗中通过“枯萼鳞皴不复坚”一句,生动地刻画了松枝历经岁月洗礼后的苍老与坚韧,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故事。接着,“重重正似半开莲”将松枝与莲花相比较,不仅展现了松枝形态的优雅,更赋予了它一种生命的象征意义,暗示着即使在衰败之中,也蕴含着新生的力量。
“曾经樵舍砖炉见”一句,通过回忆过往的场景,增加了诗歌的历史感和画面感,仿佛让读者能够想象到在古老的山林间,松枝曾是樵夫们取暖的宝贵资源。而“未许邦君画閤然”则表达了对松枝独特美的珍视,暗示即便是在文人墨客的笔下,也无法完全捕捉其全部魅力,强调了自然之美与艺术表现之间的微妙差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松枝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生命力,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尊重,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