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予拜夕郎愧才短,相思两地如参商全文

予拜夕郎愧才短,相思两地如参商

明 · 罗亨信
李侯自昔居羊城,才华卓荦人中英。
金门射策登黄甲,秘阁修文蔼俊声。
予时亦忝群公后,京国相逢诚邂逅。
对榻常论午夜文,趋朝共听三更漏。
人生会合那可常,君奔亲讣先还乡。
予拜夕郎愧才短,相思两地如参商
蹇予被谪投南极,佐邑闻君声藉藉。
牛刀小试言子游,哦松暂屈崔斯立。
十载辛勤海上归,金台相见喜成悲。
予著铁冠持宪节,君承宠命牧群黎。
六安大郡居淮甸,地僻民淳风俗善。
多君为政尚宽平,一钱五裤人争羡。
今秋报政入神京,六事咸称绩有成。
借寇徯君还旧治,九重特慰斯民情。
友朋留别都门道,杯酒淋漓任倾倒。
蒲帆十幅挂西风,红蓼汀洲雁声早。
到官正值隆冬时,梅花开遍东南枝。
儿童竹马候江浒,朱轓皂盖何委蛇。
古今为治重民牧,增秩赐金如不足。
勖君终始树勋庸,期与前贤继芳躅。

鉴赏

此诗《送李知州考绩复任六安》由明代诗人罗亨信所作,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李知州之间的深厚友情以及对其任职地方政绩的赞誉。

首句“李侯自昔居羊城”,点出李知州曾于广州任职,展现其卓越的才华和出众的人格魅力。“金门射策登黄甲,秘阁修文蔼俊声”两句,以古代科举考试的场景比喻李知州在文坛上的成就,同时赞扬其在宫廷修撰文集时的杰出表现。

接着,“予时亦忝群公后,京国相逢诚邂逅”两句,表达了诗人与李知州在京相遇的偶然性,以及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随后,“对榻常论午夜文,趋朝共听三更漏”描绘了两人深夜讨论文学,清晨共同聆听朝钟的情景,进一步展现了他们的亲密关系和共同的兴趣。

“人生会合那可常,君奔亲讣先还乡”两句,感叹人生聚散无常,李知州因亲人去世而先行返乡,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接下来,“予拜夕郎愧才短,相思两地如参商”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谦逊,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蹇予被谪投南极,佐邑闻君声藉藉”两句,描述了诗人被贬至偏远之地,而李知州的名声却依然广为人知,体现了李知州的影响力。之后,“牛刀小试言子游,哦松暂屈崔斯立”两句,以“牛刀小试”比喻李知州在新任职位上初试锋芒,同时也表达了对李知州才能的赞赏。

“十载辛勤海上归,金台相见喜成悲”两句,回顾了李知州十年在外的辛劳,最终回到京城与诗人重逢,既有喜悦也有感慨。接下来,“予著铁冠持宪节,君承宠命牧群黎”两句,描述了诗人担任重要职务,而李知州则以恩宠之命治理百姓,体现了两人的不同职责和地位。

“六安大郡居淮甸,地僻民淳风俗善。多君为政尚宽平,一钱五裤人争羡”几句,赞美李知州在六安的执政风格,强调其政策的宽厚和平易近人,赢得了当地百姓的广泛赞誉。

“今秋报政入神京,六事咸称绩有成。借寇徯君还旧治,九重特慰斯民情”描述了李知州在年终向朝廷汇报政绩,得到高度评价,并被召回原地继续治理,体现了朝廷对地方官员政绩的认可和支持。

最后,“友朋留别都门道,杯酒淋漓任倾倒。蒲帆十幅挂西风,红蓼汀洲雁声早”描绘了李知州离别京城时的情景,表达了友人间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期待。

“到官正值隆冬时,梅花开遍东南枝。儿童竹马候江浒,朱轓皂盖何委蛇”几句,描绘了李知州到任时的景象,以及地方百姓对他的热烈欢迎。

“古今为治重民牧,增秩赐金如不足。勖君终始树勋庸,期与前贤继芳躅”则是对李知州的勉励,希望他始终以民为本,建立功勋,与前贤并肩,留下美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李知州之间深厚的友情,以及对李知州政绩的高度评价,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政治和友情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