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昨过其乡,山水犹清妍
出处:《翟节妇诗》
元 · 刘因
兵尘浩无际,烈女难自全。
妇人无九首,志欲不二天。
燕山翟氏女,既嫁夫防边。
一朝闻死事,健妇增慨然。
生有如此夫,早寡非所怜。
求尸白刃中,负土家山前。
事去哀益深,义尽身可捐。
无儿欲何为?所依惟黄泉。
乡邻救引决,烈日丹衷悬。
谁办节孝翁,重赋睢阳贤。
我昨过其乡,山水犹清妍。
闻风发如竹,飘萧动疏烟。
千年吟诗台,峨峨太宁巅。
为招冯太师,和我节妇篇。
妇人无九首,志欲不二天。
燕山翟氏女,既嫁夫防边。
一朝闻死事,健妇增慨然。
生有如此夫,早寡非所怜。
求尸白刃中,负土家山前。
事去哀益深,义尽身可捐。
无儿欲何为?所依惟黄泉。
乡邻救引决,烈日丹衷悬。
谁办节孝翁,重赋睢阳贤。
我昨过其乡,山水犹清妍。
闻风发如竹,飘萧动疏烟。
千年吟诗台,峨峨太宁巅。
为招冯太师,和我节妇篇。
鉴赏
这首诗《翟节妇诗》由元代诗人刘因创作,通过描述一位名为翟氏的女子在丈夫战死后,毅然决然地在刀光剑影中寻找遗体,并亲自背回故乡安葬的故事,展现了其坚贞不渝的爱情与高尚的道德情操。
诗中开篇即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与烈女的艰难处境:“兵尘浩无际,烈女难自全。”接着,诗人赞美了女性虽无九头之身,却有不二之心,即使面对生死离别,仍能坚守爱情与道义。翟氏女嫁于守边的丈夫,当得知丈夫牺牲的消息后,她展现出超越常人的勇气与决心,不惜在危险的环境中寻找丈夫的遗体,表现了对丈夫深深的爱与忠诚。
诗中还提到翟氏女在丈夫去世后,选择独身,不愿再嫁,体现了她对爱情的执着与对道德的坚守。在找到丈夫的遗体后,她亲自背回家乡安葬,这一行为不仅展现了她的坚强意志,也体现了对家庭与传统的尊重。诗中还提到,她希望死后能与丈夫合葬,以示永生相伴,这种对爱情的追求与对死亡的坦然,令人动容。
最后,诗人感慨于翟氏女的事迹,希望后人能够铭记并传颂她的故事,以此激励更多人学习她的节操与美德。诗中还提及诗人曾亲临翟氏女的家乡,感受到那里的山水依旧清丽,仿佛能感受到翟氏女的精神仍在其中回响,进一步强化了翟氏女形象的崇高与深远影响。
整首诗通过对翟节妇事迹的深情描绘,不仅赞扬了她的英勇与忠诚,也表达了对爱情、道德与人性光辉的深刻思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