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人生非木石,谁不念襟期全文

人生非木石,谁不念襟期

明 · 李孙宸
归来厌城市,屏居清溪湄。
亦协嘉遁心,寂寞故不怡。
眷此同声友,命驾酬相思。
夙契结绸缪,况复投新知。
残夜追灯宴,中堂理桐丝。
鸡黍出常羞,痛饮乃忘疲。
登高览幽豁,临水爱涟漪。
人生非木石,谁不念襟期
会面不尽欢,别离安可知。
申言二三子,当尊莫苟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孙宸在乡村居所接待好友卢一清、韩孟郁、李烟客等人的场景。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首句“归来厌城市,屏居清溪湄”表达了诗人厌倦都市生活,选择隐居于清溪边的心境。接着,“亦协嘉遁心,寂寞故不怡”则说明了这种隐居生活虽与他内心的追求相符,但因孤独而感到不悦。然而,当好友来访时,诗人的内心产生了变化:“眷此同声友,命驾酬相思。”他珍惜与志同道合之人的相聚,热情地邀请好友前来。

接下来的几句“夙契结绸缪,况复投新知。残夜追灯宴,中堂理桐丝”描述了聚会的温馨氛围。夜晚,众人聚餐畅谈,琴瑟和鸣,享受着难得的相聚时光。诗中通过“鸡黍出常羞,痛饮乃忘疲”展现了宾主间深厚的友情,即使是最普通的饭菜也能让人忘记疲劳,尽情享受。

“登高览幽豁,临水爱涟漪”描绘了聚会后的活动,朋友们一同登高远眺,欣赏自然美景,临水而坐,感受水波荡漾的宁静。这样的场景不仅增进了彼此的情感交流,也使人心情愉悦,精神得到放松。

最后,“人生非木石,谁不念襟期。会面不尽欢,别离安可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刻理解,认为人非草木,皆有情感,相聚的欢乐难以尽述,分别的痛苦更是难以预料。这不仅是对当前相聚的感慨,也是对未来可能的离别的忧虑。

“申言二三子,当尊莫苟辞”则是诗人对好友们的劝勉,希望他们能珍惜每一次相聚的机会,尊重彼此,不要轻易推辞。整首诗洋溢着浓厚的人情味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