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去九疑犹未远,尊前沉醉洞庭霜
出处:《中秋夕德庆舟中玩月饮黄大参橘酒》
明 · 欧大任
康州津口听鸣榔,月色江声夜渺茫。
西去九疑犹未远,尊前沉醉洞庭霜。
西去九疑犹未远,尊前沉醉洞庭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在德庆舟中的独特体验,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交融。
首句“康州津口听鸣榔”,点明地点与情境,康州的渡口,耳边传来木船划破水面的声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接着,“月色江声夜渺茫”一句,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月光洒满江面,与江水的潺潺声交织在一起,在夜晚显得格外辽阔而神秘,引人入胜。
“西去九疑犹未远”一句,借用了古代传说中的九嶷山,暗示诗人所处之地与历史、神话有着遥远而深刻的联系,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想象空间。最后,“尊前沉醉洞庭霜”则以洞庭湖的霜景为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面对美景时的陶醉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中秋之夜的美丽景色,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在明月、江水、洞庭霜等意象的映衬下,诗人的思绪悠远,情感丰富,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