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郎如赏羡,莫使滞芳晨
出处:《听郢客歌阳春白雪》
唐 · 欧阳衮
寂听郢中人,高歌已绝伦。
临风飘白雪,向日奏阳春。
调雅偏盈耳,声长杳入神。
连连贯珠并,袅袅遏云频。
度曲知难和,凝情想任真。
周郎如赏羡,莫使滞芳晨。
临风飘白雪,向日奏阳春。
调雅偏盈耳,声长杳入神。
连连贯珠并,袅袅遏云频。
度曲知难和,凝情想任真。
周郎如赏羡,莫使滞芳晨。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郢中人:指郢都的音乐家或歌唱者。绝伦:独一无二,无人能及。
白雪:比喻高洁的歌声。
阳春:比喻欢快、明亮的音乐。
盈耳:充满耳朵,形容声音悦耳。
杳入神:深远地进入人的内心。
连连贯珠:歌声流畅如串珠连贯。
袅袅:形容歌声婉转悠扬。
任真:真诚,不做作。
周郎:这里可能指的是三国时期的周瑜,以其音乐鉴赏力著称。
滞:停留,停止。
翻译
静静地聆听郢都人的歌声,那高亢的歌声无与伦比。他的歌声在风中飘荡如白雪,向着阳光演奏着欢快的乐章。
旋律优雅,特别动人心弦,声音悠长深远,仿佛直入心灵深处。
歌声如同串串明珠相连,轻盈地阻遏了天上的云彩,一次次回荡。
听到这样的曲调,深知难以跟和,凝神倾听中感受到真诚的情感。
如果周郎能欣赏这样的美,就别让它在美好的清晨停留。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欧阳修的《听郢客歌阳春白雪》,通过对音乐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寂听郢中人,高歌已绝伦”表达了诗人在静谧中聆听郢中人的歌声,这种歌声已经超越了常人,达到了一种极致的艺术境界。"临风飘白雪,向日奏阳春"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歌者站在风中,歌声如同白雪般轻盈地飘落,而那优美的旋律在阳光下回响,是为春天而作的乐曲。
“调雅偏盈耳,声长杳入神”进一步描写了这音乐的美妙,它不仅充满了诗人的耳畔,而且悠长的音符深入到了他的心灵之中。"连连贯珠并,袅袅遏云频"则形容这种声音如同串联着的珍珠,又像是轻柔地笼罩在云层中,给人以飘逸的美感。
“度曲知难和,凝情想任真”表达了诗人对这音乐的理解与感受,他知道这样的旋律并不容易合拍,而他却沉浸其中,尽情地去感受它的真挚之美。"周郎如赏羡,莫使滞芳晨"则是借用历史上著名将领周瑜对音乐的欣赏来表达诗人自己的喜爱,希望这种美好的声音不要被忽视,让它在清晨时分散发光芒。
这首诗通过对郢中人歌声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反映出他对艺术高境界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