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山佳气毓英儒,丱角胸中敌万夫
出处:《赠应童子》
宋 · 袁说友
闽山佳气毓英儒,丱角胸中敌万夫。
黄石固应传孺子,玄文真可与童乌。
饱充器识观他日,莫负声名满上都。
更忆韩公序文好,成人之礼正相须。
黄石固应传孺子,玄文真可与童乌。
饱充器识观他日,莫负声名满上都。
更忆韩公序文好,成人之礼正相须。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闽山:指福建的山脉。佳气:吉祥的气息。
毓:孕育。
英儒:杰出的学者。
丱角:儿童的发式,代指年幼。
敌万夫:能与万人匹敌。
黄石:黄石老人,古代传说中的智者。
固应:当然应该。
孺子:年轻人,后辈。
玄文:深奥的学问。
童乌:儿童。
饱充:充实。
器识:学识和见识。
观他日:展望未来。
声名:声誉。
上都:京城。
韩公:指韩愈,唐代著名文学家。
序文:序言或文章。
成人之礼:成人的礼仪教育。
正相须:恰好需要。
翻译
福建山区孕育出众多才子,孩童般的胸襟能匹敌万人。黄石老人的智慧应当传承给后辈,深奥的学问足以启迪儿童。
期待他们将来学识丰富,不负于京城中的盛誉。
更怀念韩公优秀的序文,因为成人的礼节正需要这样的教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赠给应童子的作品,表达了对他的赞赏和期待。首句“闽山佳气毓英儒”描绘了福建地区孕育出优秀人才的祥瑞之气,暗示应童子的非凡出身。次句“丱角胸中敌万夫”赞扬了应童子年纪轻轻却已有过人的才智和胆识,能与成年人抗衡。
第三句“黄石固应传孺子”引用黄石公传授兵法的故事,寓意应童子将继承并发扬光大智慧。第四句“玄文真可与童乌”进一步肯定应童子在学问上的深厚造诣,堪比幼时就通晓深奥知识的乌鸦。
第五句“饱充器识观他日”鼓励应童子继续充实自己,期待他在未来展现出更大的才华。最后一句“莫负声名满上都”提醒他不要辜负已经获得的声誉,在京都这样的繁华之地更要有所作为。
整首诗以激励和期望为主,体现了诗人对应童子的厚望,同时也寓含了对教育和人才成长的深刻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