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不较其为短长兮,何独计其高下
出处:《山中词》
宋 · 王令
山中兮何游,登彼山兮乐天高。
弃吾马以取步,降吾车兮足两履。
石当道兮行旁,木碍上兮下俯。
曾蹈险之非艰,聊凭高兮下顾。
何所视之乃牛,而独见之如鼠。
彼促促者出其下兮,曾其身之非伛。
吁嗟徂兮,离娄之死则已。
古之不较其为短长兮,何独计其高下。
山高兮崔嵬,山之路兮百折而千回。
趋前行而就挽,笑顾后使推之。
彼游者谁兮,何以子之车来。
弃吾马以取步,降吾车兮足两履。
石当道兮行旁,木碍上兮下俯。
曾蹈险之非艰,聊凭高兮下顾。
何所视之乃牛,而独见之如鼠。
彼促促者出其下兮,曾其身之非伛。
吁嗟徂兮,离娄之死则已。
古之不较其为短长兮,何独计其高下。
山高兮崔嵬,山之路兮百折而千回。
趋前行而就挽,笑顾后使推之。
彼游者谁兮,何以子之车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山中:山里。登:登上。
乐天高:享受大自然的高旷。
弃吾马:放弃乘坐的马。
足两履:步行,双脚着地。
石当道:路上有石头。
木碍上:树木挡住视线。
曾:曾经。
促促者:忙碌的人。
徂:离去。
离娄:古代视力极好的人。
短长:长短比较。
崔嵬:形容山势高大。
挽:拉车。
翻译
在山中啊何处游,登山顶啊乐天高。舍弃坐骑步行去,放下车辆脚踏鞋。
石头挡路走旁边,树木妨碍低头看。
险峻之路不算难,暂凭高处向下望。
视野中为何有牛,却只看见像老鼠。
那忙碌的小人在脚下,身躯并未弯腰曲。
唉呀离去吧,视力再好也终有尽时。
古人不计较长短,何必只论高低。
山势巍峨且崎岖,山路曲折回环无数。
前行时有人拉车,回头笑让后人推。
游者是谁在此,为何你的车驾至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的游历和感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诗中“弃吾马以取步,降吾车兮足两履”显示出诗人放慢脚步,以更为亲近和感受大自然的方式来体验山中的美好。
“石当道兮行旁,木碍上兮下俯”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山路崎岖的情形,而“曾蹈险之非艰,聊凭高兮下顾”则透露出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坦然和勇气。接着,“何所视之乃牛,而独见之如鼠”一句通过视角的变化,表达了观察事物时应有的深度与广度。
“彼促促者出其下兮,曾其身之非伛”可能是在描写山中小动物或流水的景象,而“吁嗟徂兮,离娄之死则已”则是对生命消逝的一种感慨。紧接着,“古之不较其为短长兮,何独计其高下”表达了诗人对于事物价值的平等观,不以长度、大小来评判。
最后两句“山高兮崔嵬,山之路兮百折而千回。趋前行而就挽,笑顾后使推之。”则是对山中道路曲折和行走体验的描绘,同时也隐含了人生旅途中的跌宕起伏和不断向前的哲理。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在山中所获得的心灵净化与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