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春深好,春深执政家
出处:《和春深二十首 其三》
唐 · 白居易
何处春深好,春深执政家。
凤池添砚水,鸡树落衣花。
诏借当衢宅,恩容上殿车。
延英开对久,门与日西斜。
凤池添砚水,鸡树落衣花。
诏借当衢宅,恩容上殿车。
延英开对久,门与日西斜。
注释
何处:哪里。春深:春天的深处。
执政家:指宰相或执政官员的府邸。
凤池:代指宰相办公的地方。
砚水:砚台里的水,象征文化与学问。
鸡树:古代宫中的装饰树。
衣花:落下的花瓣,象征春意。
诏借:皇帝下诏赐予。
当衢宅:位于大路旁边的住宅,形容宅第显赫。
恩容:皇恩浩荡,宽容恩赐。
上殿车:可以进入宫殿的车辆,表示受到皇帝的尊宠。
延英:唐代皇宫中的延英殿,是皇帝召见大臣的地方。
开对:开启廷议,对答政事。
久:时间长。
门与日西斜:大门的方向与落日同向,暗示时间已晚。
翻译
哪里的春天最美好,那就是宰相府中的春色。凤凰池边添加了砚水,鸡树上飘落着衣花。
皇帝下令赐予通衢的大宅,恩宠允许乘坐上殿的车辆。
延英殿开会议事许久,大门随着夕阳慢慢西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春天的宁静家园中享受着美好时光的场景。开篇“何处春深好,春深执政家”两句透露出诗人对于深藏于繁华之外的幽静春色有着浓厚的情感,以及对居住在这样的环境中的官员家的向往。
"凤池添砚水,鸡树落衣花"进一步渲染了这份宁静与美好。这里的“凤池”可能指的是家中的一处园林或池塘,而“添砚水”则是说春天的水源充沛,连书房中的砚台也被清水所滋润;“鸡树落衣花”形象生动,描绘了家宅周围春意盎然的景象。
"诏借当衢宅,恩容上殿车"则转向官场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深得皇帝宠信、能够居住在宽敞府邸中的高官的赞美。这里“诏借”是指皇帝的命令或恩准,而“当衢宅”可能是一处位于繁华地段但环境优雅的住宅;“恩容上殿车”则表现了高官受到皇帝恩待,能够乘坐尊贵的车辆出现在宫廷中的场面。
最后,“延英开对久,门与日西斜”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在这种环境中长时间地进行文书工作的情景。“延英”可能指的是官邸内的一处书房或文昌之所,而“开对久”意味着长时间的读书思考;“门与日西斜”则描绘了随着太阳的移动,家宅的大门也投下了斜阳的影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平和、流畅的语言展现了一位官员在春天中享受生活的美好,同时也透露出对高官安逸生活的一种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