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我亦轻馀子,晚岁人谁念此翁
出处:《次韵和王巩六首 其五》
宋 · 苏轼
平生我亦轻馀子,晚岁人谁念此翁。
巧语屡曾遭薏苡,廋词聊复托芎藭。
子还可责同元亮,妻却差贤胜敬通。
若问我贫天所赋,不因迁谪始囊空。
巧语屡曾遭薏苡,廋词聊复托芎藭。
子还可责同元亮,妻却差贤胜敬通。
若问我贫天所赋,不因迁谪始囊空。
注释
我:诗人自称。亦:也。
轻:轻视。
馀子:其他人。
薏苡:古代一种引起误会的植物,比喻无端受冤。
廋词:隐晦、含蓄的言辞。
元亮:陶渊明的字,这里指有洁身自好的品格。
贤:贤良。
敬通:汉代官员,以廉洁知名,这里是反比。
迁谪:被贬谪。
囊空:形容贫穷。
翻译
我一生都看不起他人,晚年又有谁能关心这个老人。我曾因言辞巧妙而遭受误解,如今只能用隐晦的话语寄托在香草中。
你可以像元亮那样责备我,但妻子却比我贤良,胜过敬通。
如果有人问我为何贫穷,那只是上天赋予的命运,而非贬谪才使我囊中羞涩。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哲学家苏轼的作品,属于豪放派词风。全诗围绕着诗人个人的生活感悟和对世事的看法展开。
“平生我亦轻财子”一句表明诗人一向不以金钱为重,这里的“轻财子”指的是不重视物质财富,也暗示了诗人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紧接着,“晚岁人谁念此翁”则是说到了晚年,很少有人再记得这个老人(此翁),这里的“此翁”自指诗人自己,表达了一种孤独和被世人遗忘的情感。
接下来的“巧语屡曾遭薏苡,廋词聊复托芎藭”则是说尽管诗人曾经有过美好的言辞,但这些言辞往往遭到不公正的对待,只能寄托于一些微不足道的事物上。这里的“巧语”指的是诗人的才华和语言表达,“薏苡”和“芎藭”都是些小草,象征着微不足道。
诗人在“子还可责同元亮,妻却差贤胜敬通”这两句中提到了家人。这里的“子还可责同元亮”是说儿子可以和古代的贤臣元亮相比,是对儿子的肯定;而“妻却差贤胜敬通”则表达了对妻子的赞赏,认为她超过了历史上的贤良女子敬通。
最后,“若问我贫天所赋,不因迁谪始囊空”则是诗人对于自己贫穷的原因进行解释,认为自己的贫穷并非因为天命给予不足,而是因为不愿意做一些不正当的事情去追求金钱和地位。这里的“迁谪”指的是那些虚伪和欺骗之事,“囊空”则比喻没有积累财富。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活、人生态度以及世态人情的思考,展现了苏轼个人的哲学思想和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