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博而寡要岂通儒,三万牙签亦太虚全文

博而寡要岂通儒,三万牙签亦太虚

出处:《题书目
宋 · 王柏
博而寡要岂通儒,三万牙签亦太虚
一编论语用不尽,世间何必许多书。

拼音版原文

érguǎyàotōngsānwànqiāntài

biānlùnyòngjìnshìjiānduōsh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柏的作品,名为《题书目》。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书籍的态度和对知识的思考。

首句“博而寡要岂通儒”表达了作者认为虽然有很多书籍,但真正重要的内容却不多。这里的“博而寡要”意味着广泛而缺乏重点,"岂通儒"则是说难以成为通晓儒家学说的儒者。

第二句“三万牙签亦太虚”进一步强调了这一观点。"三万牙签"在这里可能指代大量的书籍,而“亦太虚”则表明这些书籍大多数是空洞无用的,缺乏实质内容。

第三句“我编论语用不尽”显示出作者对于《论语》这部儒家经典的重视。"一编"可能指的是王柏自己编辑整理的《论语》,而“用不尽”则意味着这部书中的智慧和道理永远都用不完,是无穷的宝藏。

最后一句“世间何必许多书”则是作者对现实世界中过多书籍的质疑。这里的“何必”表达了一种不必要,暗示了作者认为这些书籍大多数是不需要的,因为它们无法提供像《论语》这样的深刻洞见和永恒价值。

总体来说,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书籍质量的高标准,以及他对于真正有价值知识的追求。王柏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文学和哲学上的精粹主义,即认为真正重要的是能够提供深刻智慧和指导生活的经典之作,而不是泛泛之辍、浮华无实的文字堆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