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傅儿孙皆干蛊,郑家姬妾尽知书
唐末宋初 · 李昉
曾逢禅客话真如,福逐缘生信有馀。
谢傅儿孙皆干蛊,郑家姬妾尽知书。
稳辞高位身心泰,中立明庭势利疏。
只恐欲闲闲不得,绛驺重引入宸居。
谢傅儿孙皆干蛊,郑家姬妾尽知书。
稳辞高位身心泰,中立明庭势利疏。
只恐欲闲闲不得,绛驺重引入宸居。
注释
禅客:指修行的禅师。真如:佛教术语,指事物的真实本质或不变的真理。
福逐缘生:福气随着缘分的增长而增加。
干蛊:形容人勤奋有为,能担当重任。
姬妾:古代贵族家中地位较低的女子。
知书:受过教育,识字。
身心泰:身心安宁,泰然自若。
势利疏:不被世俗的权势所影响。
绛驺:红色的马车,古代官员出行时的仪仗。
宸居:皇帝的住所,皇宫。
翻译
曾经遇到禅师谈论真理的本质,福分随着缘分而增长,深信不疑。谢傅的子孙都勤奋有为,郑家的姬妾个个都受过良好教育。
他婉言拒绝了高官职位,保持心境平和,远离权势纷争。
他只想安享清闲,却怕这宁静无法长久,红衣侍从又会带他回到皇宫。
鉴赏
这首词是由唐末宋初的诗人李昉所创作。词中通过对禅客、傅家儿孙以及郑家姬妾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修身养性与知识教育的重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高蹈自处的情怀。
“曾逢禅客话真如”表明诗人曾经遇见过一位谈论佛法真理的禅师,这里"真如"指的是佛教中所说的宇宙本源,显示了对禅学的尊崇与理解。接下来的“福逐缘生信有馀”,则是表达了一种因果观念,即相信福份会随着缘分而来,但也持有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不为世俗所羁绊。
“谢傅儿孙皆干蛊”和“郑家姬妾尽知书”,展示了诗人对教育的重视,希望后代能够学习文化知识,而不是像蝗虫一样只知道吃食。这两句通过谢、傅、郑三大家族子弟与女眷均能读书识字的情形,描绘出一个理想中的家族氛围。
“稳辞高位身心泰”表达了诗人对于超然物外的渴望和追求,愿意放弃高位,以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自由。紧接着“中立明庭势利疏”,则是说在中庸之道上建立清明宽敞的庭院,这里的“势”指的是自然流露而非强求,“利疏”意味着简单、通畅。
最后两句“只恐欲闲闲不得,绛驺重引入宸居”,表达了诗人对于想要安静生活却又难以如愿的忧虑。这里的“绛驺重引”意指皇帝的车马和权力的诱惑,“入宸居”则是指回到皇宫,即回到了世俗的纷争之中。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诗人对个人修养、知识教育以及超脱物外追求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对于精神自由和内心平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