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毛寒一团雪,鬃薄万条丝全文

毛寒一团雪,鬃薄万条丝

能骤复能驰,翩翩白马儿。
毛寒一团雪,鬃薄万条丝
皂盖春行日,骊驹晓从时。
双旌前独步,五马内偏骑。
芳草承蹄叶,垂杨拂顶枝。
跨将迎好客,惜不换妖姬。
慢鞚游萧寺,闲驱醉习池。
睡来乘作梦,兴发倚成诗。
鞭为驯难下,鞍缘稳不离。
北归还共到,东使亦相随。
赭白何曾变,玄黄岂得知。
嘶风觉声急,蹋雪怪行迟。
昨夜犹刍秣,今朝尚絷维。
卧槽应不起,顾主遂长辞。
尘灭骎骎迹,霜留皎皎姿。
度关形未改,过隙影难追。
念倍燕求骏,情深项别骓。
银收钩臆带,金卸络头羁。
何处埋奇骨,谁家觅弊帷。
稠桑驿门外,吟罢涕双垂。

注释

能骤复能驰:能快速奔跑也能缓慢行走。
翩翩:形容动作轻盈。
皂盖:黑色的车盖,古代官员出行的标志。
骊驹:黑色的骏马。
双旌:指代官员的仪仗。
五马:五匹马拉的车,象征高级官员的座驾。
芳草:芳香的青草。
垂杨:垂下的柳树。
稠桑驿门:地名,可能是一个驿站或地点。

翻译

能快跑也能慢行,身姿轻盈的小白马。
毛色洁白如雪,鬃毛细软如丝。
在春天的日子里,黑色车盖下它晨行随从。
独自走在队伍前方,有时也在五马拉的车中偏骑。
芳草承托着它的蹄印,垂杨轻轻拂过它的头顶枝条。
骑着它迎接好友,可惜不能换取美姬。
悠闲地在萧寺中漫游,醉酒后在习池边闲逛。
醒来时乘着它入梦,兴致勃发时倚靠它作诗。
因驯服而难以放下马鞭,因安稳而不愿离开马鞍。
北归的路上它始终陪伴,东行的使者也与它同行。
赭色和白色从未改变,黑色和黄色怎能了解它的内心。
疾风吹过,它嘶鸣声急,踏雪前行,人们惊讶于它的速度。
昨晚还在喂食,今天却已被束缚。
卧在槽中不再起身,回头看向主人,就此永别。
尘土掩盖了它疾驰的足迹,霜雪留下了它皎洁的身影。
过关门时形态未改,时光飞逝,身影难以追寻。
想起燕国寻找骏马的故事,深情如同项羽与乌骓马的离别。
银制的肚带收起,金饰的络头卸下。
奇骨埋在哪里,谁家会挂起破旧的马帷。
稠桑驿门外,吟诵完诗歌,泪水双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使者乘坐小白马,东行至稠桑驿时,由于马足受伤而产生深切的情感。诗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不舍,以及对忠诚动物的赞美。

"能骤复能驰,翩翩白马儿。毛寒一团雪,鬃薄万条丝。" 这几句描写小白马的灵动与洁白,它的毛发宛如积雪,鬃毛细如丝线,展现了诗人对美丽事物的敏感和欣赏。

"皂盖春行日,骊驹晓从时。双旌前独步,五马内偏骑。芳草承蹄叶,垂杨拂顶枝。" 这些句子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小白马的依恋之情,以及它在春日里行走的情景。

接下来的部分 "跨将迎好客,惜不换妖姬。慢鞚游萧寺,闲驱醉习池。睡来乘作梦,兴发倚成诗。" 描绘了小白马与诗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诗人对它的依赖和喜爱。

"鞭为驯难下,鞍缘稳不离。北归还共到,东使亦相随。赭白何曾变,玄黄岂得知。嘶风觉声急,蹋雪怪行迟。昨夜犹刍秣,今朝尚絷维。" 这些句子表达了小白马的忠诚和坚定,它不论是北归还是东使,都紧随诗人左右。

最后一段 "卧槽应不起,顾主遂长辞。尘灭骎骎迹,霜留皎皎姿。度关形未改,过隙影难追。念倍燕求骏,情深项别骓。银收钩臆带,金卸络头羁。何处埋奇骨,谁家觅弊帷。稠桑驿门外,吟罢涕双垂。" 是诗人对小白马的不舍之情,它虽受伤但仍旧美丽,诗人想象着将来某一天它的遗骸被安葬的情景,并且在稠桑驿门外流泪。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切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小白马的依恋之情,以及对忠诚动物的赞美,是一首充满温柔与哀伤的抒咏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