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鱼楼阁云气低,比年往往暂此栖
羲皇以上几春秋,何啻千千万万转。
到今昼夜流光涌,金乌夜照广寒殿。
馀辉散发缀碧落,稀稠纷纠珠玉溅。
冲气祥精腾太虚,舒卷飞浮态累变。
映空晓景绿拖蓝,错绮晚凝红染茜。
有时震响轰冥濛,有时熠耀盘飞线。
有时清润垂冰丝,有时忽舞琼花片。
其间秀结成山川,密木繁林飞鸟虫鱼次第现。
龙翔凤鸣宝藏兴,絪缊孕瑞生群英。
四明之麓鄞之曲,育神含和备五福。
中有祥光两派明,内虚外应无不烛,能听能言能往复。
屈伸俯仰天然奇,不知手舞蹈与足。
二十年前忽转移,蓦过慈川天宝山之西。
翠微曲复烟霞深,变化游徙谁复知端倪。
石鱼楼阁云气低,比年往往暂此栖。
御风两渡浙河去,又寻归路从桃蹊。
桃源深处无人识,纵复经从当面迷。
天实秘此丹,所见惟童颜。
暂时一语露一班,不直知音又复还。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内丹:道教术语,指修炼者内在的精气神。施工:修炼、修行。
羲皇:古代传说中的帝王,象征远古时期。
金乌:日中的三足乌,古人对太阳的象征。
翠微:青翠的山色。
烟霞:云雾和朝霞,形容景色优美。
石鱼楼阁:可能指有石头装饰的楼阁。
桃蹊:桃树成荫的小路。
翻译
我听说内丹无形可见,无需刻意修炼自然成形。自从伏羲以来多少年,何止千万次的轮回转动。
如今日夜流转的光芒如江河涌动,金乌在夜晚照亮广寒宫。
余晖洒落,点缀着碧空,星星点点如珠玉飞溅。
冲天的灵气和祥瑞精华升腾于虚空,形态变化万千。
晨光照亮天空,呈现出绿色与蓝色交织,傍晚则染上红霞。
有时轰鸣震动幽暗,有时闪烁如盘旋的线条。
有时清凉如冰丝垂挂,有时忽然飘舞起琼花碎片。
其中凝聚出秀美的山川,密林、飞鸟、虫鱼依次显现。
龙飞凤舞,宝藏生机勃发,孕育出众多吉祥的景象。
四明山脚下的鄞州曲径,滋养着神灵,蕴含和谐,具备五福。
内有两股祥光明亮,内外呼应,无所不察,能听能说能回应。
它的动作自如,如同天地间的奇观,不知是手舞还是足蹈。
二十年前突然转移,经过慈川天宝山西侧。
翠微深处,云雾缭绕,变化无常,难以捉摸。
石鱼楼阁间云气低垂,每年我常常在此停留片刻。
乘风两次渡过浙江河,又寻找回归的路径,沿着桃树小径。
桃源深处无人识得,即使路过也会迷失。
这丹药实为天赐,见到的唯有童颜。
偶尔透露一言,非知音不解,又悄然离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神秘的内丹修炼图景,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修道者对内在真理的追求与感悟。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内心世界的体验,展示了作者深邃的哲思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羲皇以上几春秋"一句,直接把时间的维度拉得很长,似乎要跨越古老的神话时代,触及宇宙的奥秘。"何啻千千万万转"则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洞悉一切的态度。
接下来的几句,如"到今昼夜流光涌"、"馀辉散发缀碧落"等,描绘了自然界中光与暗的交织,以及宇宙能量的流动和变化。这些意象既有形象之美,也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思考。
在诗的后半部分,如"屈伸俯仰天然奇"、"不知手舞蹈与足"等句,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顺应和对生命本真状态的追寻。这种对生命之道的理解和感悟,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常见的主题。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作者对于内丹修炼的独特理解,以及对宇宙、自然和人生真理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