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为良有司,吾实无间然
出处:《杨承父与予同在别试所聊戏之奉简》
宋 · 晁公溯
近时文章衰,浅陋亦可怜。
走趋王公门,书记争翩翩。
开读令人惭,语吃意莫宣。
今晨忽惊喜,赠我手一编。
笔端吐虹霓,直上欲干天。
樊南甲乙中,乃有猗那篇。
如听正始音,复回元祐年。
借问安能尔,气刚得其全。
用为良有司,吾实无间然。
要知取士公,考阅外已传。
何由置汉朝,直柄遂当权。
伏阁日论事,不减阳城贤。
走趋王公门,书记争翩翩。
开读令人惭,语吃意莫宣。
今晨忽惊喜,赠我手一编。
笔端吐虹霓,直上欲干天。
樊南甲乙中,乃有猗那篇。
如听正始音,复回元祐年。
借问安能尔,气刚得其全。
用为良有司,吾实无间然。
要知取士公,考阅外已传。
何由置汉朝,直柄遂当权。
伏阁日论事,不减阳城贤。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文章:文学作品。浅陋:肤浅、粗陋。
王公门:权贵之家。
书记:文书官吏。
惭:羞愧。
手一编:一卷书。
虹霓:色彩斑斓的云霞,比喻文字之美。
元祐年:宋朝的一个时期,以文化繁荣著称。
气刚:刚正不阿的气节。
良有司:优秀的官员。
考阅:考核和审查。
汉朝: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
阳城:古代贤臣,以直言敢谏闻名。
翻译
近来的文章衰落,浅薄得也让人怜惜。人们纷纷奔向权贵之家,文书官吏们忙碌而轻浮。
打开书卷阅读,内心羞愧难以言表。
今早忽然惊喜,有人赠送我一卷书。
书中字句如虹霓般绚丽,直冲云霄仿佛要触碰天际。
在樊南甲乙集中,我发现了一篇名叫猗那的作品。
如同听到正始时期的音乐,又回到了元祐年的风华。
请问这是如何做到的?气节刚正才能保持完整。
这样的作品应当被当作好官的标准,我对此深感赞同。
选拔人才公正无私,评判标准超越了考试本身。
这本书如何能置身于汉朝典籍之中,它的影响力直抵核心权力。
每日伏案论政,其才能不亚于古代贤人阳城。
鉴赏
这首宋诗《杨承父与予同在别试所聊戏之奉简》是晁公溯的作品,通过对当时文风的批评和对杨承父才华的赞赏,表达了对公正取士的期望。诗的前几句指出近时文章浅陋,而杨承父的文章却如虹霓直上,显示出高超的才情。诗人将杨承父的文章比作正始时期的雅乐,以及元祐年间的清新气象,赞美其内容深邃且气度刚健。
接着,诗人询问杨承父为何能有这样的成就,认为他的气节使他得以保持文章的完整。诗人期待这样的才子能在选拔官员的公正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暗示了考试之外,个人品性也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最后,诗人以伏阁论事的典故,赞扬杨承父具有阳城一样的贤德,即敢于直言进谏。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赞美,既揭示了社会风气的不足,也寄寓了对公正选拔人才的理想,体现了宋诗的针砭时弊和推崇道德品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