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劲草痕白,山寒日影黄
出处:《柔远亭二首》
清 · 沈青崖
古塞通西域,岩城接大荒。
一亭聊驻马,万里此离觞。
风劲草痕白,山寒日影黄。
征夫折鞭去,前路少垂杨。
一亭聊驻马,万里此离觞。
风劲草痕白,山寒日影黄。
征夫折鞭去,前路少垂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之地的壮阔与苍凉之美。首联“古塞通西域,岩城接大荒”开篇即展现出边疆的辽阔与遥远,古塞连接着通往西域的道路,岩城与无垠的大荒相连,营造出一种浩瀚而孤寂的氛围。颔联“一亭聊驻马,万里此离觞”则描绘了在这样一个偏远之地,有一座小亭供人稍作停留,饮酒话别,表达出旅人之间的深情厚谊和对远方的不舍。
颈联“风劲草痕白,山寒日影黄”进一步渲染了边塞的自然景象,强劲的风中,草尖被吹得泛白,寒冷的山岭上,日影呈现出一片金黄,这样的画面既展现了边塞的自然风貌,也暗示了环境的艰苦与孤独。尾联“征夫折鞭去,前路少垂杨”则点明了主题,征夫在告别后踏上征程,前方的道路稀少垂柳,象征着旅途的艰难和未来的未知。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边塞的壮丽景色与人物的情感巧妙融合,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对人物命运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边塞生活的独特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