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读了残书不奈閒,挼挲老眼傍阑干全文

读了残书不奈閒,挼挲老眼傍阑干

出处:《已晴复阴 其三
宋 · 许及之
读了残书不奈閒,挼挲老眼傍阑干
吟成白雪知何补,未有功名与世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读书人面对书籍时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句“读了残书不奈閒”,诗人似乎在说,即便阅读着残缺的书籍也无法消磨掉内心的空虚与无聊。这里的“残书”不仅指书籍的破损,更可能象征着知识的残缺或是人生的遗憾。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知识追求与现实落差的无奈。

次句“挼挲老眼傍阑干”,描述了诗人用手指揉搓着眼睛,站在栏杆旁的情景。这一动作既是对视力模糊的自我调侃,也是对岁月无情、年华易逝的感叹。诗人通过这一细节,将个人的衰老与孤独感具象化,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第三句“吟成白雪知何补”,诗人以“白雪”比喻自己的创作或思考,暗示这些努力或许无法填补现实中的某种缺失或遗憾。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艺术创作价值的反思,以及在现实面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最后一句“未有功名与世看”,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感慨:即使有所成就,也难以被世人所真正理解和欣赏。这句话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哀叹,也触及了社会评价体系的局限性,即真正的价值往往难以得到公正的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知识、艺术以及社会评价的多重反思,情感丰富,寓意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