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地可投足,此山思结萝
出处:《正月五日游石门怀所迟客》
元末明初 · 戴良
开岁已五日,良辰诚蹉跎。
悟彼时鸟鸣,往游山之阿。
平明发阴壑,亭午憩阳坡。
崖障献奇峭,水木呈清华。
幽谷既深入,茂林仍远过。
迢迢蹊绝踪,隐隐泉齧沙。
涉涧固洄沿,陟岘复巍峨。
舍舆挹飞流,停策引芳柯。
石畬忽云拥,岩度亦星罗。
土啬念唐风,民勤怀豳歌。
羽檄起淮甸,烽火连浙河。
无地可投足,此山思结萝。
良俦愆我素,荏苒当如何?长啸临逝川,汩汩感人多。
悟彼时鸟鸣,往游山之阿。
平明发阴壑,亭午憩阳坡。
崖障献奇峭,水木呈清华。
幽谷既深入,茂林仍远过。
迢迢蹊绝踪,隐隐泉齧沙。
涉涧固洄沿,陟岘复巍峨。
舍舆挹飞流,停策引芳柯。
石畬忽云拥,岩度亦星罗。
土啬念唐风,民勤怀豳歌。
羽檄起淮甸,烽火连浙河。
无地可投足,此山思结萝。
良俦愆我素,荏苒当如何?长啸临逝川,汩汩感人多。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戴良的《正月五日游石门怀所迟客》描绘了作者在正月五日游览石门山的情景,以及对未能同行的朋友的怀念。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山间清幽的景色和作者内心的感慨。
诗的前半部分描述了作者清晨出发,穿过阴暗的山谷,中午时分在阳光照耀的山坡上休息,沿途欣赏着奇峭的山崖、清澈的溪水和繁茂的树林。他沿着曲折的小径前行,穿越深邃的峡谷,经过茂密的森林,不断攀登高峻的山峰。途中,他停下脚步,汲取飞流的甘甜,摘下树枝品尝,感受大自然的馈赠。随着旅程的深入,他遇到了险峻的地形,但这些并未阻挡他的探索之心。
后半部分则转而抒发了作者对未能一同出游的朋友的思念之情。他感叹于战争的兴起,使得和平与安宁的生活变得遥不可及。面对无法找到避难之所的现实,作者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深怀念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最后,他站在即将消逝的时光面前,长声叹息,这份情感深深地触动了读者的心弦。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巧妙地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和社会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