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沙东去万军声,孤剑横磨照胆明
出处:《和丁向卿同年感怀二首 其一》
清末民国初 · 曹家达
淘沙东去万军声,孤剑横磨照胆明。
论将冯唐悲老大,渡江祖逖感垂成。
中朝抗疏需酬志,寰海交游浪得名。
常此儒生忧社稷,何年亲见泰阶平。
论将冯唐悲老大,渡江祖逖感垂成。
中朝抗疏需酬志,寰海交游浪得名。
常此儒生忧社稷,何年亲见泰阶平。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曹家达所作的《和丁向卿同年感怀二首》中的第一首。诗中充满了对历史人物的感慨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首句“淘沙东去万军声”,描绘了历史长河中无数战争的轰鸣,仿佛淘洗着历史的尘埃,展现了历史的波澜壮阔。接着,“孤剑横磨照胆明”一句,以孤剑象征个人的坚韧与忠诚,即使在孤独中也要保持内心的光明与坚定。
“论将冯唐悲老大”引用了汉代名将冯唐的故事,表达了对英雄迟暮、壮志未酬的感慨。而“渡江祖逖感垂成”则借用了晋代名将祖逖北伐的故事,表达了对未能完成大业的遗憾与惋惜。
“中朝抗疏需酬志”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朝廷上直言进谏,实现自己的抱负。“寰海交游浪得名”则流露出对虚名的不屑,强调了真正的价值在于实际行动而非表面的名声。
最后,“常此儒生忧社稷,何年亲见泰阶平”表达了诗人作为儒生,始终心系国家社稷,担忧国家的安危,但何时才能亲眼见到国家太平的景象,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忧虑。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英雄的缅怀,也有对现实国家命运的忧虑,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