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萧萧自含风雨韵,一一对峙江湖姿全文

萧萧自含风雨韵,一一对峙江湖姿

宋 · 刘弇
艾宣芦雁天下知,顷闻东园颇有之。
萧萧自含风雨韵,一一对峙江湖姿
隶丘呵护脱不谨,剥蚀挽裂遗松楣。
由来艺固不逮德,突兀但有文忠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里仪真的一幕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首先,诗人以“艾宣芦雁天下知”开篇,巧妙地将芦雁与艾宣(一种纸张)相联系,暗示了芦雁在艺术上的价值和影响力,引人入胜。

接着,“顷闻东园颇有之”一句,点明了芦雁的所在之地——东园,以及它们的存在状态,为读者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随后,“萧萧自含风雨韵,一一对峙江湖姿”更是将芦雁的形态与自然环境巧妙融合,通过“萧萧”二字,形象地描绘了芦雁在风中摇曳的姿态,同时“对峙江湖姿”则进一步强调了芦雁与广阔天地之间的和谐关系。

然而,诗人的视角并未停留在自然景观上,而是转向了对芦雁命运的关注。“隶丘呵护脱不谨,剥蚀挽裂遗松楣”两句,通过“隶丘呵护”这一拟人化的表达,展现了芦雁所面临的困境,它们可能因为某种原因而遭受破坏,甚至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如同遗留在松楣上的痕迹一般,显得格外凄凉。

最后,“由来艺固不逮德,突兀但有文忠碑”两句,诗人借物抒情,表达了对艺术与道德关系的思考。他认为,虽然艺术本身可能无法达到道德的高度,但在特定的历史时刻,如文忠碑的出现,却能成为艺术与道德交汇的象征,展现出艺术对社会、对人心的深远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秋日芦雁的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艺术、道德乃至历史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