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乎哉,我今送尔徒哀怜
出处:《送毕甥之临邛主簿杂言》
宋 · 梅尧臣
自我历官三十年,有脚未曾行蜀川。
李白尝言道之艰险,长嗟难剧上青天。
鸟悲猿嚎马蹄脱,苔梯雨栈愁倾颠。
苍崖下窥不见底,但听雷声辊石悬湍溅。
晓盘青泥上高烟,暮盘青泥到下泉。
剑阁如剑,巉然割肠刺恨今古连。
尔去三千九百里,巴山小马乌布鞯。
一妇一奚行李单,家具日货能几钱。
人皆畏避不敢往,此独敢往何所便。
况是初宦无远适,心意自许非由铨。
异乎哉,我今送尔徒哀怜。
李白尝言道之艰险,长嗟难剧上青天。
鸟悲猿嚎马蹄脱,苔梯雨栈愁倾颠。
苍崖下窥不见底,但听雷声辊石悬湍溅。
晓盘青泥上高烟,暮盘青泥到下泉。
剑阁如剑,巉然割肠刺恨今古连。
尔去三千九百里,巴山小马乌布鞯。
一妇一奚行李单,家具日货能几钱。
人皆畏避不敢往,此独敢往何所便。
况是初宦无远适,心意自许非由铨。
异乎哉,我今送尔徒哀怜。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历官:做官。蜀川:四川。
尝言:曾经说过。
青天:天空。
鸟悲猿嚎:鸟叫猿啼。
苔梯雨栈:长满苔藓的阶梯和雨中的栈道。
倾颠:摇摇欲坠。
剑阁:地名,剑门关。
巉然:险峻的样子。
巴山:四川西部的山脉。
乌布鞯:简陋的马鞍。
行李单:简单的行李。
家具日货:日常用品。
铨:古代选拔官员的制度。
哀怜:怜悯,同情。
翻译
我做官已满三十年,双脚从未踏过蜀地的山川。李白曾说道路艰险,感叹难以比肩飞上青天。
鸟儿悲鸣,猿猴哀嚎,马蹄踏过湿滑的栈道,令人担忧失足。
向下看是深不可测的悬崖,只能听见雷声轰鸣,石头滚动,水流湍急。
早晨从青泥岭上烟雾缭绕中出发,傍晚又在青泥岭下泉水边歇息。
剑阁如同利剑,峻峭地切割着心肠,古今相连的痛苦绵延不断。
你即将离开这里,路程遥远有三千九百里,乘坐的是巴山的小马,马鞍简陋。
一个妇人和一个小女孩,行李简单,日常用品价值几何?
人们都畏惧避开这路,唯独你为何敢去,有何便利之处?
况且初次为官,本无远行之需,你的心愿并非来自选拔。
真是不同寻常啊,如今我送你,心中充满怜悯。
鉴赏
梅尧臣的这首《送毕甥之临邛主簿杂言》表达了他对外甥毕氏前往蜀地任职的深深忧虑与关切。诗中诗人自述三十年官场生涯,从未涉足蜀川,对那里的艰险环境有着深刻印象。他引用李白的诗句,强调道路之险峻,仿佛比登天还难。沿途鸟鸣猿啼,马蹄踏过湿滑的苔梯雨栈,令人担忧其安全。
诗人描述了青泥岭的险恶,晨雾缭绕,暮色沉沉,剑阁如剑般陡峭,似乎能刺人心肠。他想象着外甥孤身一人,乘坐简陋的巴山小马,行李轻薄,生活物资匮乏。在常人畏惧的环境下,毕甥却毅然前往,这并非出于仕途升迁的考虑,而是出于个人的志向。
诗的结尾,诗人流露出对毕甥的怜悯和赞许,感叹他的勇气和决心,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他的送别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作者对亲人的关爱以及对人生道路选择的理解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