饵花春蝶即花仙,饮露秋蝉怕露寒
出处:《嘲蜻蜓》
宋 · 杨万里
饵花春蝶即花仙,饮露秋蝉怕露寒。
只道蜻蜓解餐水,元来照水不曾餐。
只道蜻蜓解餐水,元来照水不曾餐。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饵花:引诱花朵。春蝶:春天的蝴蝶。
即:如同。
花仙:花中的仙子。
饮露:喝露水。
秋蝉:秋天的蝉。
怕露寒:害怕露水带来的寒冷。
只道:只以为。
蜻蜓:蜻蜓。
解餐水:懂得喝水。
元来:原来。
照水:对着水面。
不曾餐:并没有真正喝水。
翻译
蝴蝶在春天的花朵上觅食,仿佛花仙子一般秋天的蝉儿怕寒冷,只愿饮露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名为《嘲蜻蜓》。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物来描绘蜻蜓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蕴含了对蜻蜓生存智慧的赞美。
首句“饵花春蝶即花仙,饮露秋蝉怕露寒。”通过对比春天蝴蝶与花相伴、秋天蝉虫害怕露水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这里,“花仙”和“露寒”分别象征着生机勃勃与严寒凛冽,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突出了蜻蜓在不同季节中的生存状态。
次句“只道蜻蜓解餐水,元来照水不曾餐。”则是诗人的点睛之笔。在这里,诗人巧妙地揭示了一个自然界的秘密,即人们常以为蜻蜓以水为食,但实际上蜻蜓只是在水面上飞翔,却并不真正摄取水分。这个意象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观察力,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界深刻理解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精巧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蜻蜓的生存状态,而且也反映出诗人对生命多样性和适应性的赞美。同时,诗中蕴含着一种哲理,即事物往往超乎常人的想象,这需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