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清昼入,玄鹤几时回
出处:《题度仪堂四首 其四》
宋 · 张继先
正向西窗处,两峰苍翠排。
白云清昼入,玄鹤几时回。
剪厌如毛竹,锄嫌绕砌苔。
有时不开户,烟雨蔽阳台。
白云清昼入,玄鹤几时回。
剪厌如毛竹,锄嫌绕砌苔。
有时不开户,烟雨蔽阳台。
注释
正向:面向。西窗:西方的窗户。
两峰:两座山峰。
苍翠:青翠的绿色。
清昼:白天。
玄鹤:黑色的鹤。
几时:何时。
剪厌:修剪厌烦。
如:像。
毛竹:细长的竹子。
锄嫌:锄头嫌弃。
砌苔:台阶上的青苔。
不开户:不愿打开门窗。
烟雨:烟雾和雨水。
蔽:遮蔽。
阳台:窗外的平台。
翻译
向着西方的窗户,两座山峰青翠并列。白天的白云悠悠飘入,何时才能见到黑鹤归来。
修剪的竹枝像细毛一样,锄头嫌弃清理台阶上的青苔。
有时不愿打开门窗,烟雨笼罩着阳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山居生活场景。诗人面对西窗,两座苍翠的峰峦如排列一般,白云在晴朗的日光中缓缓飘入,这种意境让人不禁期待那几时归来的玄鹤。
"剪厌如毛竹,锄嫌绕砌苔"两句,则展示了诗人对园艺的细致与耐心。剪裁竹枝,如同修剪头发一样细腻;而锄草则像是对地面的雕琢,每一处都要精确到不容置疑,这些动作既表现出诗人的闲适生活,也透露出一种对自然的尊重与热爱。
最后两句"有时不开户,烟雨蔽阳台"则展现了诗人某些时候的闭关自守。即使是在家中,也有时不愿意打开门扉,让外界的一切都暂时隔绝,而那烟霭般的细雨,也让阳台蒙上了一层朦胧之色,这是一种心灵上的宁静与放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生活状态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淡泊,同时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一种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