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华行看雄陕右,九仙今已压京东
出处:《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二首 其一》
宋 · 苏轼
指点先凭采药翁,丹青化出大槐宫。
眼明小阁浮烟翠,齿冷新诗嚼雪风。
二华行看雄陕右,九仙今已压京东。
此生的有寻山分,已觉温、台落手中。
眼明小阁浮烟翠,齿冷新诗嚼雪风。
二华行看雄陕右,九仙今已压京东。
此生的有寻山分,已觉温、台落手中。
注释
采药翁:指有经验的采药人,可能象征智慧或指引者。丹青化出:用丹青艺术描绘出。
大槐宫:可能指仙境或宏伟的宫殿,象征理想之地。
眼明小阁:形容视野开阔的小楼。
嚼雪风:比喻诗歌语言清新如嚼冰雪。
雄陕右:形容华山和太华山的雄伟地位在陕西西部。
九仙:可能指传说中的仙人,象征声誉。
温、台:指温岭和台州,可能是诗人所在地或向往的地方。
翻译
依靠采药老人的指引,丹青妙笔绘出巍峨的槐宫。在明亮的小阁楼上,烟雾缭绕,如翡翠般美丽,新诗如嚼雪般清新。
期待华山和太华山成为陕右的骄傲,九仙的名声已经超越京东。
此生我注定与寻访名山有缘,如今温岭、台州美景已落入我手中。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思想家苏轼的作品,名为《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二首其一》。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描写游览自然风光并借此抒发情感的诗句。
“指点先凭采药翁,丹青化出大槐宫。”
开篇两句已展现了诗人在山中寻觅草本药材的场景。"采药翁"形象生动,传达了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而“丹青化出大槐宫”则是对画家周邠绘制《雁荡山图》技艺的赞美之词,显示了诗人对于艺术创作深刻理解。
“眼明小阁浮烟翠,齿冷新诗嚼雪风。”
接下来的两句,是对诗人自身情感与艺术追求的表达。"眼明"暗示诗人的审美敏锐,而"小阁浮烟翠"则是环境描写;"齿新"指的是诗人的作品常有新的创意,"嚼雪风"则形象地表达了他咀嚼生活中的点滴,将其化为诗歌之美。
“二华行看雄陕右,九仙今已压京东。”
这两句是对自然景观的赞叹和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回忆。"二华"指的是华山,"陕右"则是陕西地区;"九仙"可能是指某个传说中的仙人或仙境,这里用来比喻诗人所处之地的神秘与高洁。
“此生的有寻山分,已觉温、台落手中。”
结尾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和艺术创作的体悟。"此生"指的是诗人的现世生活,而"有寻山分"则是说他在探索自然与精神世界之间的联系;"已觉温"可能暗示着对生活的热爱和满足感,"台落手中"则是对艺术创作的掌控和自信。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山水之美,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在,以及他对于自然、历史和个人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