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二爻无遁公知否,底事吴门变姓名全文

二爻无遁公知否,底事吴门变姓名

宋 · 唐泾
咄咄薰风梦已灵,手提孤注竟逃盟。
南冠入海五百客,北旆归燕七十城。
自信丹心终徇国,只惭白面不知兵。
二爻无遁公知否,底事吴门变姓名

注释

咄咄:形容惊讶或责备声。
薰风:温暖的南风。
孤注:最后的赌注,比喻决定命运的一次行动。
逃盟:违背盟约。
南冠:古代囚犯的帽子,代指囚徒。
海五百客:众多囚徒被送往海边。
北旆:北方的旗帜,常用来指代军队。
七十城:象征性的数字,表示大量领土的收复。
丹心:忠诚的心。
徇国:为国家牺牲。
白面:指文弱书生。
不知兵:不懂军事。
二爻:中国古代占卜中的爻象。
遁:逃避,隐匿。
公知否:你知道吗。
吴门:吴地,这里可能指代某个人物的故乡或隐居地。
变姓名:改变身份,隐藏真实姓名。

翻译

热风吹过,梦境似乎有了灵性,我孤注一掷,逃离了约定。
众多囚徒被送往海边五百人,北方的旗帜象征的军队回归,收复了七十座城池。
我坚信赤诚之心终究会为国家牺牲,只是惭愧自己身为文士,不通军事。
第二爻的变化你是否知晓?为何在吴门改换身份,隐藏真实姓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唐泾所作的《江南四忠节国之纪也歌以哀之(其一)》。诗中表达了对忠诚节士的敬仰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首句“咄咄薰风梦已灵”描绘了一种强烈的梦境,暗示忠魂如熏风吹过,显现出灵验,可能象征着他们的精神影响深远。次句“手提孤注竟逃盟”则写出了他们孤注一掷,坚守忠诚,即使面临背叛也坚决不弃盟约。

“南冠入海五百客,北旆归燕七十城”两句,通过数字描绘出众多忠臣流放远方或壮志未酬的场景,显示出他们的悲壮与坚韧。接下来,“自信丹心终徇国,只惭白面不知兵”表达了他们坚信自己的赤诚之心将为国捐躯,但又为自己在军事上无能感到惭愧。

最后两句“二爻无遁公知否,底事吴门变姓名”运用了卦象和隐喻,询问是否有人明白他们的困境,为何要在吴门改名换姓,暗含了对世态炎凉和自身命运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对忠贞之士的遭遇寄予了深深的同情和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