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诗思尚存荒径菊,道心曾折渡江芦全文

诗思尚存荒径菊,道心曾折渡江芦

明末清初 · 陈恭尹
乌乌何必胜吾吾,无事悠悠守一隅。
诗思尚存荒径菊,道心曾折渡江芦
嗟来路上人多食,归去林中鸟独呼。
寥落风花又三月,青山空自满前途。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名为《再次周耐庵韵送之》。诗中以乌鸦自喻,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首联“乌乌何必胜吾吾,无事悠悠守一隅”运用了拟人手法,将乌鸦与自己相比较,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颔联“诗思尚存荒径菊,道心曾折渡江芦”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通过描绘在荒径中菊花盛开的景象以及渡江时芦苇折断的情景,寄托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内心道德准则的坚守。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力。

颈联“嗟来路上人多食,归去林中鸟独呼”对比了世俗社会中人们追逐物质利益的忙碌与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通过“嗟来”与“归去”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的思考,以及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

尾联“寥落风花又三月,青山空自满前途”则以季节更替、自然景色的变化为背景,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时光易逝、岁月无情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期待着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刻的人生哲思,体现了其对自由、自然与内心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