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深不辨人与牛,但闻挥鞭叱咤牛砺角
出处:《题张以瞻云耕》
元 · 胡天游
山磷磷,石凿凿,山石之间云漠漠。
短衣开云种寂寞,良耜畟畟翻荦确。
云深不辨人与牛,但闻挥鞭叱咤牛砺角。
傍人借问耕者谁,晋侯之孙勃窣儿。
读书不食万钟禄,却来云里亲锄犁。
云山地瘦禾黍薄,噫嗟先生此东作。
一犁春雨土如酥,共笑耕云计良恶。
耕云不恶亦不痴,先生笑君君不知。
人间寸地出租赋,力田不给公家需。
不如耕云之乐有深趣,县远山深无悍吏。
君不见田家催租夜打门,先生作劳方卧云。
短衣开云种寂寞,良耜畟畟翻荦确。
云深不辨人与牛,但闻挥鞭叱咤牛砺角。
傍人借问耕者谁,晋侯之孙勃窣儿。
读书不食万钟禄,却来云里亲锄犁。
云山地瘦禾黍薄,噫嗟先生此东作。
一犁春雨土如酥,共笑耕云计良恶。
耕云不恶亦不痴,先生笑君君不知。
人间寸地出租赋,力田不给公家需。
不如耕云之乐有深趣,县远山深无悍吏。
君不见田家催租夜打门,先生作劳方卧云。
注释
磷磷:形容山石光亮。凿凿:形容石头尖锐。
漠漠:形容云雾浓厚。
短衣:简朴的衣服。
良耜:优良的农具。
荦确:形容地面粗糙。
砺角:牛角磨砺的声音。
勃窣儿:晋侯的孙子,名字。
万钟禄:丰厚的俸禄。
东作:春季农事活动。
酥:酥油,比喻春雨细软。
悍吏:凶暴的官吏。
催租:催收租税。
卧云:躺在云中,指隐居生活。
翻译
山峦磷磷,石头锐利,山石间云雾迷茫。穿着短衣在云雾中辛勤耕种,孤独寂寞,农具深深插入坚硬的地面。
云雾深重,难以分辨人和牛,只听见鞭子抽打声和牛角磨擦声。
旁人询问耕地的是谁,原来是晋侯的孙子勃窣儿。
他读书不求高官厚禄,却来到云端亲自耕田。
云雾缭绕的山地贫瘠,庄稼稀疏,先生感叹此地的东边劳作。
春雨润土,如酥油般柔软,大家笑谈他的耕云计划是否明智。
耕云并非愚蠢,先生笑你不懂其中的乐趣。
人间的土地被征收赋税,农民勤劳却难以满足官府需求。
耕云的乐趣更深远,远离官府的偏远山区没有凶悍的官吏。
你看那农家深夜催租敲门,先生劳累后正躺在云端休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山中耕云的意趣所在。开篇三句“山磷磷,石凿凿,山石之间云漠漠”通过对山石和云的生动描述,营造出一幅天然幽深的画面。接着,“短衣开云种寂寞,良耜畟畟翻荦确”中的“短衣”、“开云”等字眼,勾勒出了主人公超脱尘世、自在山林之中的形象。
诗人通过“云深不辨人与牛,但闻挥鞭叱咤牛砺角”一句,传达了山中云雾缭绕,即便是耕作也如同在云端一般的意境。紧接着,“傍人借问耕者谁,晋侯之孙勃窣儿”透露出诗人身份的高贵,其实乃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逃避和超越。
“读书不食万钟禄,卻来云里亲锄犁”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利益的淡泊,以及对于耕作生活的向往。随后的“云山地瘦禾黍薄,噫嗟先生此东作”中,“地瘦禾黍薄”的景象,与“噫嗟”一词共同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的赞美。
接下来的“一犁春雨土如酥,共笑耕云计良恶”则通过对天气和土壤状况的描写,再次强化了山中耕作的乐趣。而“耕云不恶亦不痴,先生笑君君不知”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喜悦。
最后,“人间寸地出租赋,力田不给公家需。不如耕云之乐有深趣,县远山深无悍吏。君不见田家催租夜打门,先生作劳方卧云”则通过对比现实生活的重压和官府的苛求,与诗人在山中自由自在的耕云生活之间的差异,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自由以及精神追求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