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知至贱品,唯在调甘辛
出处:《江邻几馔鳅》
宋 · 梅尧臣
泥鳅鱼之下,曾不享佳宾。
又嫌太健滑,治洗烦庖人。
煎炙亦苦腥,未尝辄向唇。
江侯昔南官,家膳无此珍。
昨日邀我餐,下箸胜紫鳞。
乃知至贱品,唯在调甘辛。
又嫌太健滑,治洗烦庖人。
煎炙亦苦腥,未尝辄向唇。
江侯昔南官,家膳无此珍。
昨日邀我餐,下箸胜紫鳞。
乃知至贱品,唯在调甘辛。
注释
佳宾:尊贵的宾客。健滑:形容泥鳅鱼肉质细腻。
庖人:厨师。
紫鳞:代指珍贵的鱼类。
至贱品:最普通的食物。
调甘辛:调配出甜酸的味道。
翻译
在泥鳅鱼的底层,从未有贵客品尝。又嫌它过于肥美滑溜,厨师清洗起来颇费神。
即便是煎炒烹炸,也因味道腥重而少有人尝试。
江侯当年在南方做官时,家中菜肴中没有这样的珍品。
昨天他邀请我,品尝的菜肴比紫鳞鱼还要美味。
这才明白,最普通的食物,只要调配得宜,也能无比可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江邻几馔鳅》,描绘了对泥鳅这种寻常食材的新发现和欣赏。诗中以泥鳅为题材,开始提到泥鳅地位不高,常被忽视,不被视为上等宾客的食物。然而,诗人通过江侯的邀请,品尝到精心烹制的泥鳅菜肴,发现其美味超越了珍贵的紫鳞鱼类。他认识到,真正的美味并不在于食材的贵贱,而在于如何巧妙地调和酸甜辛辣,使之成为佳肴。整首诗寓言性较强,表达了对生活滋味和美食理解的哲理。